本文围绕某知名港企拟将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43个海外港口经营权抛售给美资财团贝莱德这一事件展开。从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背景出发,剖析该交易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利益的危害,并为涉事港企提出处理建议。
3月21日,香港《大公报》发布了一篇由万云平撰写的评论文章《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下面为您呈现文章的具体内容。
近日,有一则消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某知名港企打算将包含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43个海外港口经营权出售给美资财团贝莱德,这一决策瞬间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批评声不绝于耳。在众说纷纭之中,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才能洞察这一事件的本质?能否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涉事港企又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一局面呢?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深入拆解。
所谓“合法交易”的实质
近年来,美国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如技术封锁、贸易战以及供应链脱钩等。在这其中,控制全球关键基础设施成为了美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而港口作为全球贸易的核心节点,自然成为了美国重点关注和争夺的目标。
巴拿马运河堪称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每年承担着约6%的全球贸易量,它更是中国与美洲贸易的关键通道。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其外贸稳定性和物流成本直接受到巴拿马运河营运情况的影响。由此可见,巴拿马运河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今次交易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乍一看,这次的抛售事件似乎只是一场“普通的商业行为”,但实际上,我们必须将其放在复杂的大国博弈背景下来进行考量。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其背后与美国政府、总统特朗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美国通过这次交易控制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等港口,就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对全球航运网络的控制权,从而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
可以说,这次交易正是美国企图通过控制关键港口来影响全球物流网络、向中国外贸和供应链施压的具体表现。所以,这绝不仅仅是企业间的“普通商业行为”,而是与美国的遏华战略紧密配合的一步棋。如果交易最终完成,必将给中国的经济和国家利益带来无穷的后患,这绝非危言耸听。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人试图混淆视听,将其说成是在合同自由下的“合法交易”。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交易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一旦这些港口被售予美资,很可能会直接导致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幅上升,进而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会对中国制造业和外贸的长期发展构成威胁,甚至可能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造成冲击。
从常识角度来讲,那些对国家和社会有严重危害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规管和制裁,包括那些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的交易。那么,这次交易可能涉及哪些法律问题呢?
在法理上,违反法律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情况是,被违反的法律条文本身会直接规定违反该条文的法律后果。然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并非每一项法律条文都会直接写明违反后的后果。例如,原则性条文通常不会直接规定罚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写明法律后果的条文就没有法律效力。就像“‘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项原则在去年已经被写入香港法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条文。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交易的后果是导致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这显然直接违背了该项原则性条文。需要明确的是,违反法律原则性条文同样属于违反法律的范畴。
有关港企如何处理为妥
日前,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回应这一事件时明确指出:任何交易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区政府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事实上,无论是在香港特区的法律层面,还是在国家的法律层面,我国的法律体系都已经相当完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应对美西方打压和涉外制裁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反制裁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对于那些损害国家利益的所谓“合法交易”,国家和特区都有相应的法律机制来进行应对。
由此可见,那些一再强调这次交易完全属于合同自由下“合法交易”的说法,实在是太过天真和糊涂。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香港特区作为国际知名的法治之都,更是以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司法运作而著称。
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对于那些遵守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利益的商家企业,不仅其合法权益会受到法律的严格保障,社会还会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营商空间和发展机遇。相反,对于那些轻视法律、做出损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行为的实体及个人,他们的发展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在商业决策中,如果仅仅只追求一己之私,而漠视国家利益,那么无论其算计多么精明、利润多么丰厚,与遭到国人唾弃、背负“卖国”骂名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最后,笔者从商业并购操作的层面,诚恳地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切勿打错算盘、因小失大。
本文深入剖析了某知名港企拟出售海外港口经营权给美资财团这一事件,揭示了其背后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以及交易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和法律问题。强调国家和特区有完善的法律机制应对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呼吁涉事港企停止交割,以维护国家利益,避免因小失大。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