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出舱活动,深入探讨航天员在太空中克服困难所需的设备,着重介绍了舱外航天服和机械臂等关键装备的特点和作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近日会择机开展第三次出舱活动。出舱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且伴有风险的任务,大家不禁好奇,航天员身处太空这样充满挑战的环境,究竟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呢?在这过程中又需要用到哪些先进的设备呢?
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是出舱活动的重中之重。为此,科研人员为航天员配备了一系列精良的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堪称是最为关键的装备之一。舱外航天服可不简单,它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载人航天器。它不仅具备舱内航天服的所有功能,还额外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多种强大功能。此外,它还能为航天员提供可靠的工效保障以及遥测通信保障,就像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命铠甲”。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杨宇光介绍道:“出舱航天服远比舱内航天服复杂得多。从组成结构来看,它的层数就比舱内航天服多。它不仅要保证内外的压差,让航天员能在有一定压力的环境下正常生活和生存,还配备了非常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航天员在太空中能保持适宜的体温。”
杨宇光还提到:“我们为航天员的头盔进行了贴心设计。在头盔的一侧会安装有饮水管,当航天员在太空中感到口渴时,就可以随时喝上一口水。而在头盔的另一侧,则配置了类似能量棒的食物。这些食物会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一般以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为主,能够及时为航天员补充体力。”
机械臂: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的绝佳帮手
在以往的出舱活动画面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航天员惬意地“坐”在机械臂上,在空间站周围“行走”。这个机械臂可是辅助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的绝佳帮手。
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虽然自身重量约为0.74吨,但它的负重能力却高达25吨。有了它,就能轻而易举地托起航天员开展各种舱外活动,无论是进行空间站的维护工作,还是完成空间站有效载荷的运输任务,它都能出色完成。
这只机械臂不仅力量大,而且十分灵活。它和人的手臂一样,拥有7个自由度,采用了肩部、肘部和腕部“3 + 1 + 3”的关节设计。这种设计让它在使用起来十分灵活,能够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本文围绕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即将进行的第三次出舱活动,详细介绍了保障航天员安全和完成任务的关键装备——舱外航天服和机械臂。舱外航天服功能强大,为航天员提供全方位保护和支持;机械臂力量大且灵活,是航天员出舱任务的得力助手。这些先进装备彰显了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为航天员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坚实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