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领读者跟随脚步,深入探寻虎门在“百千万工程”牵引下的绿美生态建设情况,详细介绍其在造林绿化、示范点打造、乡村建设以及通道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显著成果。
在当今时代,绿色发展已成为城市进步的重要方向。虎门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有力牵引,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宛如一位匠心独运的画师,以绿为底,向着美丽的生态愿景稳步前行。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充满绿意的探寻之旅,去细致地了解虎门在绿美生态建设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看看它是如何为城市精心绘就一幅崭新的生态画卷的。
全力推动造林绿化工作
过去的一年,虎门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将乡村绿化工作作为重点,为绿美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积极发动各社区深入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依托“驻点联系群众”“双报到”机制,精心组织开展“绿美莞邑 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全镇共有6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到一线,他们热情高涨地参与增红添绿、种树植林工作。同时,参与“五带头”的农村党员超过2100人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累计种植香樟、黄花风铃、凤凰木、黄金叶等各类树苗2100余株。据统计,去年全镇共种植乔木达到4182棵。
与此同时,虎门积极落实绿美森林生态建设。目前,941亩林分优化项目已经顺利进场施工,275亩森林抚育工作也已圆满完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绿美示范点建设
为了切实保护珍贵的红树林资源,虎门对太平河道5000多米的岸线开展了全面的修复整治工作。这一工程涵盖了环境整治工程、近堤岸水槽生境修复工程和红树林修复工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建设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经过不懈努力,去年完成红树苗种植69290株,其中秋茄34250株、桐花树30642株、木榄4398株,让红树林生态得到了有效恢复和发展。
此外,虎门还积极推动镇口健康公园的升级改造。该公园占地约120亩,园内拥有汉塘山、碧道、连片农田、儿童口袋公园等丰富的景观资源,是一座集山、水、田等于一体的休闲公园。今年,这座公园将完成升级改造,成为集绿美生态、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百千万工程”示范点。
积极推动绿美乡村建设
一是打造“绿美庭院”。虎门评选出“美丽庭院”典型户227户,其中大宁社区打造了“美丽庭院”示范带,以花卉超市为中心,将各个庭院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面社区结合农房风貌提升建设“美丽庭院”示范带。同时,大宁社区还创造性地采用“美丽庭院+文化”“美丽庭院+家风”“美丽庭院+发展”的融合发展模式,为“美丽庭院”的提档升级增添了新亮点。
二是打造“绿美农村路”。大宁社区对辖区麒麟路的路面、绿化景观和人行道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植物,使得道路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真正做到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极大地提升了道路的美观度。南面社区也相继完成了“绿美农村路”的建设。
三是打造“绿美校园”。虎门积极构建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师生的“绿美校园”意识。组织师生参与“绿美虎门”实践活动,共同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的“绿美”素养。其中,路东小学开辟空地建设中药科普园,成为学校教学服务的校外“绿色教室”;新湾小学、梅沙小学利用学校周边的闲置地改造成“四小园”,为师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四是打造绿美乡村。虎门充分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建设。去年全镇新建“四小园”60个,完成5个口袋公园建设改造,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积极谋划绿美通道建设
在绿美通道建设方面,虎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白沙立交水池区域种植水杉约170株,打造环莞快速与滨海大道交界处彩色林,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同时,在虎门三中围墙周边、富民路与滨海大道交界高架桥下、金捷路与滨海大道交界高架桥下、虎门大道与滨海大道交界高架桥下完成老化灌木丛换植更新,种植绿化约7100平方米,有效提升了滨海大道沿线景观。此外,还完成了金捷路、虎门大道(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的渠化岛升级改造,铲除原杂乱老化的植物,重新打造简约、清新、立体的景观绿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虎门在“百千万工程”牵引下的绿美生态建设成果,包括造林绿化、示范点打造、乡村建设和通道建设等方面。虎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有望在绿美生态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