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永辉超市近期的一系列重大变动,包括董事会换届选举、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原CEO未获“延职”以及新股东带来的改革举措等内容,深入分析了永辉超市在业绩承压背景下的转型之路。
3月17日晚间,永辉超市(股票代码:601933.SH)发布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从这份公告中我们了解到,经过全体董事的审议和表决,一致同意拟选举张轩松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董事会暂时没有聘任公司CEO,而是决定面向全球进行招募,这一举措无疑为公司未来的管理团队注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此外,公告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为了加快公司改革转型的步伐,永辉超市拟正式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公司的改革转型工作。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叶国富担任,成员包括王守诚、罗雯霞、林红东、曾凤荣、吴凯之、甘旺亨、张卫东、朱静、刘少强。这一领导小组的成立,预示着永辉超市将开启一场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这一系列变动意味着,之前担任CEO的李松峰未被“延职”。在本届股东会上,李松峰也未能当选非独立董事,他的得票数仅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的20.5976%,而另外5名候选人的得票率均在98%以上。
此次相关议案的表决结果为同意票7票、反对票1票、弃权票0票。董事张轩宁投了反对票,他的理由是当前高级管理议案中,未涉及CEO安排,这让他深感忧虑。
张轩宁在公告中提到,在董事兼CEO李松峰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深入学习胖东来模式,并成功在全国推广永辉品质零售店,还积极推动公司进行组织重塑。当下公司已成功走出转型期,正处于产出最大化的关键阶段,战略规划的稳步推进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从业绩上来看,李松峰担任CEO期间,永辉超市的业绩表现承压。2022年、2023年分别亏损27.63亿元、13.29亿元。1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 14亿元,上年同期为 – 13.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
2024年9月,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如今,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叶国富正式当选了永辉超市非独立董事,并成为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据报道,叶国富在永辉超市此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改革小组将推进三大变革。一是组织变革,大力推进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二是运营变革,继续推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三是供应链变革,大力推进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
叶国富还透露,2025年永辉超市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并关店250至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张轩松、张轩宁两兄弟是永辉超市创始人,但外界盛传两人不和。据澎湃新闻报道,此前叶国富在电话会上曾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清楚,当时他们也在各种调改,在互联网很热的时候,一个坚持永辉要踏实做,另一个要做超级物种,两人经营理念有差异,现在是张轩松在全权管理业务,另一个(张轩宁)已经完全不插手公司任何业务了。”
另据《商业观察家》消息,前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家乐福中国CEO田睿已于年初就任永辉上海大区总经理一职。
本文围绕永辉超市近期的一系列重大变动展开,涵盖董事会换届、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原CEO未续任以及新股东带来的改革举措等方面。在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永辉超市试图通过这些变革来实现转型发展。新领导班子的组建和改革计划的推进,为永辉超市的未来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