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河北省涿州市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讲述了永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永顺坚持绿色循环种养的故事,同时介绍了涿州市在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争取项目支持、治理畜禽粪污、推广养殖保险以及开展银企对接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涿州畜牧业整体发展、稳定上升的态势。
在河北省涿州市,有这样一位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的创业者——周永顺,他是永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近日,周永顺像往常一样,先仔细巡视了公司几十个牛栏。牛栏里,数百头西门塔尔肉牛按照大小分群饲养,每头牛都显得精神饱满。巡视完牛群后,他又来到附近的生物有机肥生产车间。他走到料堆旁,伸手抓起一把料,放在手心里使劲攥了攥,然后凑近鼻子仔细闻了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自言自语道:“嗯,发酵得不错,一点生粪味都没有,正好赶上雄安新区春耕用肥,这肥料肯定受欢迎。”
周永顺的公司是一家集肉牛养殖、有机肥生产、果蔬种植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选址在白沟河堤外,远离附近村庄,这样的选址既有利于养殖环境的管理,也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那场严重的洪灾给公司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当时,养殖场里大部分牛被洪水淹没,只剩下80多头牛幸免于难。同行的涿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管艳庆回忆说:“当时只剩下80多头牛没被淹死,老周心疼得当众大哭啊。”但即便遭遇如此重创,周永顺也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绿色循环种养的发展模式。经过努力,去年公司存栏肉牛达到了1500头。
在周永顺的养牛场恢复生机的同时,涿州市的畜牧业也在多方支持下,在原有基础上保持了整体发展、稳定上升的态势。2024年,全市规模养殖场达到131个,大牲畜存栏2.3万头,出栏1.4万头,其中奶牛存栏0.3万头,肉牛存栏2万头;猪存栏11万头,出栏19万头;羊存栏10万只,出栏17万只;禽存栏170万只,出栏500余万只。
近年来,涿州市紧贴行业实际,在争取各类项目支持方面积极主动作为。在争取中央、省级粮改饲项目实施,争取胚胎移植补贴、性控冷冻精液补贴、智能牧场、新型主体培育、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圈舍修复、贷款贴息等项目支持方面,采取了多项强基础、增保障、降风险措施。比如,连续多年组织实施“粮改饲”项目,平均每年完成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制作全株玉米青贮3.5万吨左右,争取中央“粮改饲”项目补贴140万元;争取胚胎移植补贴项目资金50万元,购买高产荷斯坦牛胚胎220枚;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5万元,购买乳用牛性控冷冻精液2000粒;全市4家奶牛规模养殖企业有3家申报智能牧场项目,得以配备奶牛自动饲喂系统、牛奶自动计量系统以及自动脱杯系统、奶牛计步器发情期测量系统等先进智能设备。
为了贯彻落实白洋淀治理和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涿州市在2019 – 2020年共下发奖补资金3053.15万元,其中本级资金2303.15万元。这些资金重点用于三大环节奖补:一是符合标准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确保养殖场能够对畜禽粪污进行有效处理;二是奖励畜禽粪污处理项目有机肥厂,鼓励企业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三是在养殖密集区建设氧化塘,处理中小散户因养殖产生的粪污。到2024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
为了降低畜牧业发展的风险,做好兜底保障,涿州市在加强畜禽养殖保险推广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能繁母猪及育肥猪保险实现全覆盖,财政负责所有保费,养殖场(户)零负担;奶牛保险全覆盖,联合保险公司出台牛奶价格指数保险,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将依据合同约定给予奶农差价补偿,让奶农在价格波动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提前锁定一定的收入水平,降低效益损失;推行肉牛保险,当由于特定原因造成保险牛直接死亡时,保险公司将依据合同约定给予补贴;试行肉牛价格指数保险,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依据合同约定给予肉牛养殖场(户)差价补偿,提高肉牛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为肉牛养殖场(户)纾困。
此外,涿州市还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养殖企业撬动金融保障。当地奶牛养殖企业可以围绕企业发展、瓶颈制约,与政府部门、银行机构、农担公司直接进行沟通对接,针对性解决奶牛养殖场面临的资金难题,助力奶牛产业稳健发展。
本文通过讲述涿州市永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永顺的养殖故事,展现了涿州市畜牧业在洪灾之后的恢复与发展。在国家和地方各部门的支持下,涿州市通过争取项目支持、治理畜禽粪污、推广养殖保险以及开展银企对接等多项举措,实现了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和稳定上升,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