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保利置业的发展状况,通过与保利发展的对比,引出保利置业2024年营收利润双降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其销售规模难以增长、利润大幅下滑的现状及原因,同时介绍了2025年的供货规模、销售目标、投资策略等方面的规划和调整。
在房地产行业的版图中,曾有人用这样形象的话语来形容保利系的两家企业:保利发展“风生水起”,而保利置业“捉襟见肘”。
依据观点指数数据,在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竞争中,保利发展表现亮眼。其凭借3230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金额,在行业中稳居第一;2545亿元的权益销售金额,也位列第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利置业全口径以及权益销售均排在第十八位。
实际上,这个排名在众多房企中已经算得上优秀。然而,让人感觉保利置业“捉襟见肘”的关键原因,是其2024年业绩出现了下滑。
3月20日,保利置业公布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成绩单——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其中年内利润的跌幅更是超过了90%。就在同一天,公司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会主席万宇清、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胡在新、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忱以及副总经理彭祎等管理层悉数出席。
在会上,万宇清明确表示,保利置业将会坚守规模适中、财务健康、产品领先的品质房企定位。一方面,要继续保持一定的销售规模;另一方面,要持续降低债务规模,确保财务的健康和弹性。这番话虽然是每一家房企都需要考虑的方向,但对于保利置业而言,除了这些,还必须思考如何拯救不断下滑的利润水平。
双降:销售与利润的困境
早在2020年的业绩会上,保利置业管理层就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以五年时间再造一个“保利置业”,争取在2025年达到一千亿的销售规模。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保利置业的销售业绩一直徘徊在500亿左右的水平。
具体来看,2020 – 2023年,保利置业的销售额分别为521亿元、566亿元、502亿元、536亿元。到了2024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542亿元,同比仅增长1%;合约销售面积212.1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为25546元每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和大湾区的销售占比达到73%,较之前增长了6个百分点。从具体楼盘来看,表现较为出色的项目有香港澐璟、杭州桂月云翠、上海保利琅誉等11个,单盘合约销售金额均超过10亿元,且这些楼盘基本都位于长三角和大湾区。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保利置业已经不可能在2025年实现千亿规模的目标。而且,公司今年也不再提及这个目标,而是将重点放在维持500亿的销售规模上。从“再造一个保利置业”到“保住一个保利置业”,这一转变宛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销售规模难以增长,财务表现自然会面临压力,尤其是利润部分。2024年,保利置业实现收入402.08亿元,与2023年的409.32亿元相比下降了1.77%;期内录得年度利润为9581.4万元,较上年的16.32亿元出现了明显下降,降幅高达94.13%;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利润约为1.83亿元,比上年的14.45亿元下降了87.34%;核心净利润亦同比下降80.6%至3.42亿元。
净利润大幅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毛利率下滑,保利置业近年毛利率水平持续承压,继2023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之后,2024年进一步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至16.4%,核心净利率也下降3.5个百分点至0.9%。短期内,保利置业的毛利率水平或许难以出现太大改善。刘忱在业绩会上指出,公司已售未结的规模约为507亿元,对应毛利率和2024年基本持平,大概处于16%的水平,“当然最终情况也取决于今年实际的销售和运营”。二是计提发展中及持作出售物业减值拨备的增加。2024年内,保利置业计提了7.08亿存货减值损失,已超过公司期内利润水平。据悉,计提减值的项目主要包括香港朗誉、济南保利山语及常州保利景玥府等。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朗誉正是保利置业11个年内单盘销售10亿元以上的项目之一。该项目2022年首批入市房源的平均呎价17938港元,根据最新价格,项目当前折后单价在13186 – 17068港元/平方呎价格区间,较同区位新盘低约8% – 12%。由此可以猜测,为了保住500亿销售规模,保利置业2024年可能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再加上房价整体下跌的影响,公司利润因而出现了下降。
不过,与利润规模的大幅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利置业的资金库仍然十分充裕。截至年末,现金总额高达347亿元,同比增长8.8%。同时,作为央企,保利置业的融资渠道也非常畅通。年内,公司通过发行39亿港元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和50亿元公司债券等方式,成功置换了一批到期债务,推动平均资金成本下降50个基点至3.38%。
节奏:2025年的发展规划
截至2024年末,保利置业集团共有55个在建及待建项目,总土地储备约1316万平方米,权益土储为916万平方米。在2025年供货规模方面,保利置业预计年初会有750亿元左右的存量项目供应,同时年内还计划新增货值大概在450亿元左右。因此,全年供货总体量是在1200亿规模,较2024年的1270亿元略有下降。
在区域方面,该公司今年新增项目主要集中在上海、宁波、苏州、广州、深圳、济南等6个城市,占比接近九成;在节奏方面,预计上、下半年供货占比在四六开。
关于2025年的销售目标,胡在新表示,公司过去4年都是维持在500亿以上的规模。基于今年公司可售货量跟去年基本持平,如果能够保持去年的去化率水平,相信今年可以继续维持在500亿的销售体量。资料显示,保利置业近年来的去化率波动比较大,2021 – 2023年分别为50%、38.6%、50%。据彭祎介绍,公司去年去化率基本是在42%左右。他指出,2025年要争取去化率略微有所提升,才能在可供货量略有降低的情况下保持500亿销售规模,同时也能为今年的拓展腾出更多投资空间。
在投资方面,保利置业近年来一直在减少投资动作。2021年,新增19宗项目,新增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60.9万平方米;2022年,取得10个开发项目,新增土储面积174.2万平方米;2023年,11个开发项目新增土储约182.3万平方米,新增土储成本约221亿元。2024年,保利置业新增项目数量减少至6个,合计规划总建筑面积96.4万平方米,土地价款总额约130多亿元,权益金额90多亿元,权益销售比在26%左右,较2023年有所降低。对此,彭祎表示是基于对市场处境的考虑,所以在投资上更加谨慎。同时指出,2025年仍将坚持稳健的发展思路,但在投资力度上会比2024年有所加强。彭祎称,按照目前的计划,保利置业今年的投资将争取达到150至200亿额度区间,权益销售争取达到30% – 40%之间。
目前,大部分房企的投资策略都是聚焦于核心城市、核心板块、核心地块,但保利置业有不一样的想法。万宇清指出,要找适合自己的项目,一些单价太高或者总价很高的项目对保利置业来说风险更大,“在投资额度上可以积极,但在具体项目的判断上还是要谨慎”。他进一步解释,虽然公司近些年一直在修复资产负债表,但相比于销售规模,保利置业的负债总体还是偏高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过高的项目会显得很得不偿失,“但是如果不愿意冒一点风险,你肯定是没有收益的,还是要通过投资获取收益”。据了解,保利置业在投资区域、方向、方式等方面也作出了一些调整。在投资区域上,保利置业将坚定聚焦在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核心板块,同时也会关注一些结构性机会城市;投资方向则是坚持以住宅、中高端项目为主,但也会关注供需结构相对良好的一些刚需板块;从投资方式上,除了在以往的招拍挂、合作收购之外,还会对代建做出一些积极尝试。
本文围绕保利置业的发展状况展开,分析了其2024年营收利润双降的现状及原因,包括销售规模增长乏力、毛利率下滑和减值拨备增加等。同时介绍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如供货规模、销售目标、投资策略等方面的调整。保利置业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维持销售规模、提升利润水平和谨慎投资之间找到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