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科技史专家孙小淳所著的《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展开,详细介绍了书中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脉络的内容,从多个领域阐述古代科技成就,探讨其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提及古人将科学思维运用到国家治理,最后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作者是孙小淳,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4年4月出版。
刘昌宇
中国拥有着长达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明历史。在这漫长的文明迁演过程中,古代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史专家孙小淳教授所撰写的《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这本书,犹如一把钥匙,深入地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脉络之门。它的视野十分广阔,涵盖了从四大发明到农业、医学、天文、地理等众多领域,深刻地揭示了科学与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书中,作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纠正了“科学,是近代欧洲的产物”这一极为片面的观点。作者指出,早在数千年前,当燧人氏成功钻木取火的时候,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就已经悄然生根发芽。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流淌,它逐渐生长,最终长成了如今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接着,作者运用了大量翔实的例证,一一列举了古代科技在促进华夏文明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科技奋斗史。
比如说,我们的植物种植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自然中获取食物的方法。先秦时期,出现了灵巧别致的墨家机关,这些机关展现了古人卓越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战国时期,机动笃实的铁犁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秦昭王后期,李冰父子修筑成功了惠利至今的都江堰,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人在水利工程方面的高超智慧和卓越技艺。周代,精美绝伦的编钟就已经在宫廷中奏响,那悠扬的钟声不仅是音乐的魅力展现,更是古代工艺和科技水平的象征。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整理完成了享誉中外的《九章算术》,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笔下的《天工开物》,内蕴丰富,全面记录了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百科全书。这些伟大的成就充分说明,自人类诞生以来,智慧的中国人民就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全书一共分为十二个章节,全面回顾了在文明视野下中国古代科技的样貌。作者分别从农业、畜牧业、天文学、制陶、纺织、冶金等多个方面,为我们精心描画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架构。令人赞叹不已的是,我国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很早就树立了朴素的科学思想。从《墨经》中有关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到《周礼》中科学知识体系的初步建立;从《考工记》里相关技术规范的详细制定,再到阴阳五行中自然观的深刻体认。可以说,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普通百姓,古代各阶层的人民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构建起了科技能够改变自然、改变生活的新型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逐渐兴盛,为科技的进一步提振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就初步建立起了自成一脉的科技体系。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汉武帝推行的太初改历。这次改历将正月为岁首定为新的历法,它不仅科学精密,而且还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融入其中,使得这部历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科技智慧的杰出典范。此外,由《九章算术》建立的数学体系,由《黄帝内经》建立的古老中医体系,我们都能从中管窥到科学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而这仅仅是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造的伟大民族,他们凭借着科技的力量,不断缔造出丰硕的文明成果。从《齐民要术》到《王祯农书》,我们可以见证到农耕文明在科技助推下呈现出“稼穑熟天下足”的兴旺景象。从天文历法的迁演流变中,我们能够目睹科技改变生活的崭新面貌。从数学体系的赓续相传里,我们可以察觉到科技理念的与时俱进。从四大发明对后世的广泛普泽中,我们能够看到科技在提振文化、助益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智慧的古人还巧妙地借助科学的力量,将一些科学的思维运用到国家治理层面。他们从夜观天象中领悟治国之道,进而普施仁政;从遵照二十四节气中学会敬畏大自然、尊重整个社会。科学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正助推着中国一步步迈向文明的高地。翻开中华文明的史册,我们更是能够从中见到一批名震千古的科学家身影。有不慕权威的张衡,他发明了地动仪,为地震监测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精益求精的祖冲之,他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千年之久;有知行并重的贾思勰,他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有多才多艺的沈括,他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有寻山探水求真知的徐霞客,他用双脚丈量大地,为地理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有中西科学交流第一人徐光启,他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们用坚韧的科学家精神,书写了古代科技的壮美篇章,也把华夏文明一次次推向了令人高山仰止的境地。
时光流转,伴随着明末清初以降“西学东渐”的推进,中国科技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一代代学人的接续奋斗下,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这本书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科技成就的历史,还能强化科技与文化在文明进步中引领的价值。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一书,阐述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脉络、各领域成就、科学思想的形成、科技体系的建立以及科技对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作用,介绍了古代著名科学家,最后提及中国科技在“西学东渐”后重焕生机,强调了该书对了解科技历史和其在文明进步中价值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