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纪,蒋华英赴藏与未曾谋面父亲“重逢”

蒋必清1969年告别孕妻赴西藏后牺牲,56年后他未曾谋面的女儿蒋华英凭借公益行动得知父亲下落,毅然踏上赴藏征程,寻访父亲战斗和牺牲印迹、到烈士陵园祭拜,最终理解父亲牺牲意义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1969年对于蒋必清一家而言,是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那时,身为子弟兵的蒋必清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告别了身怀六甲的妻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程。然而,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时光匆匆流转,56年过去了,蒋必清那未曾谋面的女儿蒋华英,也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踏上了赴西藏的漫漫征程。

得益于藏渝两地开展的“为烈士寻亲”公益行动,一直下落不明的蒋必清终于有了确切的消息。原来,在1969年,他为了追捕不法分子,不幸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的牺牲地是西藏昌都市边坝县,最终被安葬在相邻的洛隆县烈士陵园。

从儿时起,寻找父亲就成了蒋华英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执念。如今,56岁的她早已不再年轻。当她接到那通告知“您的父亲为国捐躯,安葬在洛隆县烈士陵园”的电话时,这位平日里看似柔弱的大姐,强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做出了一个勇敢且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决定——她要踏上雪域高原,去寻访父亲曾经战斗和牺牲的印迹,还要赶赴烈士陵园为父亲上坟。

站在父亲的墓前,蒋华英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轻声诉说着:“爸爸,56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爸爸,我给你带来了老家潼南的特产。”“爸爸,女儿好想和你摆一摆龙门阵。”……此刻,期待、委屈、痛苦、自豪等各种复杂的情愫,如同潮水一般在她心中交织涌动。

蒋华英是自为洛隆烈士陵园173名烈士开展寻亲活动以来,第一个赶来认亲和祭拜的烈士亲属。看着那一排排整齐安葬在一起的烈士们,她对父亲牺牲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随后,她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沿着父亲曾经战斗过的路线前行。在寻访过程中,从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那里,她详细了解到了父亲牺牲的具体经过;从昌都市领导的口中,她进一步体会到了当年子弟兵和援藏干部为了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不惜忘我奉献,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那种神圣使命感。

“重温了父亲进藏路和战斗的足迹,我觉得他为了民族大团结牺牲是值得的。”蒋华英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感慨地说道。

在清明这个缅怀英烈的特殊时节,蒋华英用自己“怀念不如相见”的不懈追寻,实现了与父亲跨越56年的“见面”。尽管蒋必清从未留下过一张照片,但在这场跨越时空的“见面”之后,他在女儿心目中的伟岸形象却越发清晰起来。

蒋华英历经56年寻亲,赴藏祭拜父亲、寻访其战斗足迹,最终理解父亲牺牲意义的故事。展现了烈士家属对亲人的思念与追寻,也体现了烈士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后人对这种精神的传承与感悟。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2164.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