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凌晨,宁夏多所学校的2190名学生参与一场已延续三十年的“行走的思政课”,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学生们在过程中深刻体验到长征精神,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的故事。
4月3日凌晨5时,夜幕还笼罩着大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的校门前却早已热闹非凡。校园内的灯光和路旁无数的车灯,将夜幕的漆黑彻底驱散。来自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福州三中、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银川一中、银川二中、银川十三中、银川实验中学等学校以及固原市四县一区的2190名学生,齐聚在校内。他们精神抖擞,满怀期待,一场已经延续了三十年的“行走的思政课”,在这个黎明前的时刻,再度启航。
随着一声清脆的令下,学生们迅速排好了整齐的队列,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的征程。校门外,街道两旁站满了前来送行的家长。他们手中举着横幅,上面写满了对孩子们的鼓励和祝福。家长们纷纷向经过的学生们招手,并不时高声加油鼓劲,那声音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任山河烈士陵园位于固原市彭阳县,这里是英雄们长眠的地方。396名在任山河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以及红军长征途经彭阳时牺牲的烈士,都静静地安息于此。时间回溯到1995年,固原二中时任校长韩宏提出了一个极具意义的设想——开展“徒步108里山路到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付诸实施。从那以后,每年清明前夕,学校都会安排初一、高一的新生徒步往返54公里,前往陵园祭奠革命烈士。
三十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共有三万余名学生参与了这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需要跋涉5个多小时,途经三里铺、青石峡水库、黄峁山、古城镇等地,才能最终抵达任山河烈士陵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大家通过这场特殊的思政课,共同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上午11时30分左右,灿烂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学生们肃立在排列整齐的墓碑前,他们神情庄重,细心地拭去碑上的尘土,随后献上鲜花,并深深地鞠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烈士们最深的敬意。
弘文中学初一学生赵金宇激动地说:“第一次参加‘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尽管路途遥远,可我却并未感到疲惫。一路上,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对长征精神的信仰,就像一股强大的动力,一直推动着我前进。在徒步的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不仅磨炼了我的意志,也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午1时左右,学生们踏上了归途。经过长时间的行走,他们的步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但大家并没有放弃,而是互相扶持着继续前行。为了给自己鼓劲,他们不时高唱红歌,那激昂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
晚上8时左右,学生们终于安全返回学校。此时,路旁翘首以待的家人早已等候多时。迎接学生们的,除了家人温暖的目光,还有鲜花和热烈的掌声。现场不断传来“好样的!”“太棒了!”的赞扬声。
一名自发前来的参与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之前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的壮观场面,我就一直期待能亲临现场。今天终于有机会与学生们一同前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革命先烈走过的道路。我深刻体会到了那种坚定不移的精神,也汲取到了前进的力量。”
本文通过讲述2190名学生参与“行走的思政课”,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的活动,展现了这项延续三十年的活动的影响力。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深刻体验到长征精神,磨炼了意志,还让更多人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传承和弘扬了革命文化。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