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4月3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中欧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深入探讨了该谈判背景,涉及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过程、美国加征汽车关税事件,同时对比了中美欧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还提及欧洲企业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反对态度。
在4月3日下午商务部新闻发布厅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答记者问时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旨在为推动中欧企业开展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据何亚东介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来访的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了会谈。在此次会谈中,双方围绕多个重要经贸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其中包括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以及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案等。双方再次明确表示,将按照中欧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经贸分歧。
法国标致雪铁龙前研发工程师、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贇在接受相关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欧盟落地反补贴调查之后,其实一直没有停止和中国政府进行谈判。比如在调查落地后不久,就有新闻传出欧盟方面在就最低的汽车售价和中国车企进行谈判。这足以说明,欧盟的反补贴举措只是一时之策,并没有完全阻断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通道。”他还提到,中国政府在反补贴调查结果落地后,巧妙地利用中国车企计划在欧盟投资这一策略进行博弈,有几家计划在欧洲建厂的车企选择在投了反对票的国家设厂。
陆盛贇进一步分析认为:“这次美国政府宣布加征关税,让中欧双方都深感失望。而中欧同意重启电动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正是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典型应对策略。”
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该关税措施于4月3日正式生效。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这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如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像发动机、变速箱等),并且在必要时还将扩展至其他零部件。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美国、欧盟的新能源发展进程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中美两国,欧盟国家的新能源转型步伐较为缓慢。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一场论坛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4%,渗透率达到19.3%。其中,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略有波动,总销量同比微降2.3%;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同比增长6.9%;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去年销量保持35.5%的高速增长,市场渗透率高达40.9%。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事件可以追溯到2022年。当年,中国电动汽车对欧出口量激增,这一情况引起了欧盟委员会的警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倍。在欧洲市场,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
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涉及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众多企业。据彭博社报道,冯德莱恩在演讲时声称:“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价格低廉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
2024年6月,欧委会发布了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同年10月,欧盟成员国正式投票通过,确定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的反补贴税,且该措施至少持续五年。
在具体税率方面,对特斯拉加征7.8%的附加税,对比亚迪、吉利、上汽分别征收17%、18.8%、35.3%的附加税,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加征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3%的超高关税。
陆盛贇向记者透露:“我去年接待了几个法国代表团,从法国的立场来看,他们对欧盟的‘官僚’做法非常不赞同。某代表团认为,中国车企进入欧洲,有助于帮助欧洲车企更好地完成电动化转型,特别是能够推动欧洲电车产业链更快地升级,充分利用中国的先进技能。”
在欧盟宣布加征关税后,梅赛德斯 – 奔驰、大众汽车集团、宝马等企业的高管纷纷站出来表达反对意见。
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在“柏林全球对话”节目上表示:“我心里一直在思考,他们到底想做什么?他们是想摧毁我的商业模式,让我在经济上无法生存吗?我们坚信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才会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在接受德国媒体《星期日图片报》采访时指出:“不应该采取惩罚性关税,而应该给予在欧洲投资的中国车企相应的优惠。那些在欧洲本地投资并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与当地公司合作的中国企业,应该在关税方面获得相应的优惠。”
宝马集团方面也明确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这么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
本文围绕中欧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展开,阐述了该谈判的背景,包括欧盟的反补贴调查、美国加征汽车关税以及中美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同情况。同时,展现了欧洲企业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反对态度。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当前全球电动车贸易领域存在复杂的博弈和分歧,而中欧重启谈判为解决经贸分歧、推动产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