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一事展开,财政部对此表达了遗憾与不认可的态度,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的良好现状、发展潜力以及未来的政策方向,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近日,财政部相关负责同志针对惠誉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这一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提问道:“4月3日,惠誉发布报告,做出了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 +’调降至‘A’的决定,请问财政部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
财政部方面回应称:在本次复评的过程中,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展开了大量且深入的沟通。惠誉方面其实也承认,相较于其他同评级经济体,中国具备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并且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然而,惠誉却固守原有的评级方法,其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这一评级调整,不能充分、客观地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与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致认知相背离。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且不予认可。
中国经济拥有坚实的基础,具备诸多优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其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同样也没有改变。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4.9万亿元,实现了5%的增长,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当前,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人才红利、存量资本、技术进步等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累积;从结构转型的方面分析,新兴经济、城镇化、市场化改革等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从宏观政策的层面来讲,逆周期调控的效能在不断提升,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效也在不断显现,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正在持续巩固和增强。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并显效,国民经济延续了向新向好的态势,发展质量也在稳步提高。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都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均在4.5%以上,接近中国政府确定的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国际资本市场也纷纷重新评估中国资产,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看好。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政策效能以及发展韧性都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向好的势头正在持续巩固,新的增长空间正在逐步打开。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将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等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中国政府也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研究并动态调整政策储备,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机遇。
本文围绕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财政部表明不认可态度,阐述中国经济基础稳、潜力大、发展向好的现状,指出未来会加强政策协同,预留政策空间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