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梦想成为注册会计师的赵琢萍,大学毕业后成为采油工,在岗位上不断成长、拼搏,从迷茫到打破多项纪录、成为技能大师,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培养众多优秀学员,最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行业和社会贡献力量的故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当技能竞赛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狭路相逢,该如何抉择?2013年初的一天,赵琢萍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关乎今后人生道路”的艰难选择。而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她坚信“岗位是最好的梦工场”,正是这一坚定的选择,让她在采油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了一路的精彩华章。如今,她已是油田最年轻的采油工技能大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23年,她光荣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殊荣。
赵琢萍的故事,要从她的大学时代说起。她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会计,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然而,2012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河口采油厂最偏远的英雄滩油田,成为了一名采油工。当她初次踏上那片白花花的盐碱滩时,荒凉与孤独扑面而来,这种感觉让她觉得“对自己的人生一眼望到了头”。参加工作后不久的一个夜里,正在值班的她遭遇了管线穿孔的突发状况。当时的她手忙脚乱,对操作流程一知半解,跟站里汇报情况时也说得含糊不清。这件事,让她对未来的迷茫感愈发强烈。
转机出现在一次青年员工培训上。齐鲁首席技师、油田采油工技能大师隋爱妮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赵琢萍阴霾笼罩的内心。她不禁发出感叹:“采油工还可以如此精彩?”从那以后,那片曾经让她觉得荒凉的盐碱滩开始变得美丽起来。在井场之间,时常能看到一个充满好奇、如同“十万个为什么”般的身影穿梭其中。换盘根、调平衡、换电机这些工作,常常让她的手磨出泡,但她早已习以为常。从此,她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工作起来更加拼命。在油田第五届劳务派遣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她更是以8分钟的惊人速度,打破了胜利油田碰泵操作的历史最快纪录。
自从决定“让采油工岗位变得更精彩”的那天起,赵琢萍就和机械制图较上了劲。她觉得“画图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并且给自己定下了一天完成两件制图作品的目标,雷打不动。一旦作品出现问题,当天就必须重画一遍。在中国技能大赛中,她“一眼成图”的高超本领,让评委们一致称赞她的制图作品“制图最快、标准最高、质量最好”。
获奖之后,赵琢萍的舞台从赛场转移到了生产现场,技术创新成为了她工作的核心。河口采油厂采油工首席技师薛婷知道她有一个小账本的秘密,原来她会对每天的工作进展进行详细整理,并制订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赵琢萍积极加快从“比赛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她研发的柱塞泵盘根快速加取工具,有效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每年还能节约成本200余万元。她参与的电加热智控节能配电柜智能化调节油井参数项目,合理调节电加热系统输出功率,每年节约费用160万元。针对英雄滩油田大359块“低采油速度、低采收率”的低效难题,“赵琢萍工作室”提出并参与完善注采井网、水力喷射等解决方案。实施后,该区块年增油2万吨,创效300余万元。
2022年,年仅33岁的赵琢萍成为了胜利油田最年轻的采油工技能大师。两年后,她又晋升为采油工特级技师。自2019年开始,她承担起河口采油厂的职工培训工作。她编写的培训教材和拍摄制作的《安装温度变送器》等23项标准化操作视频,广泛应用于各类技能等级考前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她参与拍摄的采油工(信息化)标准化操作视频,还被录入中石化网络学院在线学习资源库。
在薛婷眼中,赵琢萍是个“狠人”,对自己狠,对工作也狠。只要她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担任油田职业技能竞赛教练后,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十几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学员。5年来,她签约带徒34人,其中两人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两人在胜利油田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6人晋升技师,4人成为高级技师,两人被聘为主任技师。2023年,作为一线技术工人的典范,赵琢萍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先后提出页岩油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8条建议,在履职尽责中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发展。
赵琢萍从怀揣注册会计师梦想的大学生,到成为一名采油工后,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突破自我的历程。她不仅在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效益。同时,她还承担起职工培训的重任,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员。最终,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行业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赵琢萍的故事展现了她坚韧不拔、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榜样。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