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建设这一事件,介绍了在该资金支持下内蒙古、湖南、广东佛山等地的建设进展,以及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领域的成果,最后提及要高质量抓好“两重”项目建设。
据最新消息,在4月1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处获悉,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2025年已安排了超过23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全力支持“两重”建设。这笔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将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内蒙古,“三北”六期工程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防沙治沙作业。目前,当地治沙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日均治沙面积超过5万亩。为了确保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结合了多种治沙模式,并且在用地、用水、用苗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通过这些努力,将为京津冀地区进一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有效阻挡风沙的侵袭。
湖南湘江上的高等级航道建设也迎来了重要节点,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此次航道建设意义重大,航道水深将从原来的2.8米提升至4.5米。同时,全省28个码头的79个千吨级以上泊位也在加快集约化管理和一体化运营。这些举措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广东佛山,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里子”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施工队正争分夺秒,他们要赶在2025年雨季到来之前,先完成近100公里的排水管道清淤修复工作。与此同时,还在健全管线运营管护机制,以保障城市地下管网的长期稳定运行。据广东省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投资和基础设施科科长谢皓至介绍,通过这一轮的国债项目建设,将消除80%的易涝点,为城市防灾减灾筑牢安全防线。
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有力支持下,“两重”建设正不断向前推进。最新数据显示,在交通运输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支持了长江经济带120余个公路水运项目建设。这些“两重”项目有力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加快形成,其中长江沿江高铁通道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168亿元。
在城市建设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同支持了各地方约3800个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项目的实施,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已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约2.1万亿元,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杠杆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综合处处长呼和表示,要充分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投放超长期贷款,高质量抓好“两重”项目建设。同时,要注重“软硬结合”,形成可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显著提升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
本文围绕2025年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建设展开,介绍了内蒙古防沙治沙、湖南航道建设、广东佛山地下管网改造等多地建设进展,以及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领域成果,强调要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