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高考临近这一背景,讲述了部分社会机构及个人发布高考招生不实信息的现象,多所高校发布声明提醒考生和家长防范,同时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给出了防骗建议。
2025年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考生和家长们都在为这场人生大考紧张忙碌着。然而,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却悄然出现,部分社会机构和个人的不端行为逐渐浮出水面。这些人胆子极大,竟然公然打着高校的旗号,发布一系列不实信息。他们有的收费开展所谓的志愿填报指导,声称能为考生精准定位合适的高校;有的举办盈利性培训,吹嘘能大幅提升考生成绩;更有甚者,宣称能够提供“特殊录取名额”,仿佛只要交钱,就能轻松进入理想高校。
这些虚假信息的危害可不小,它们就像迷雾一样,误导着考生和家长,让他们在本就复杂的高考招生过程中迷失方向。同时,这些不实宣传也严重扰乱了高校招生的正常秩序,破坏了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
为了维护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院校,纷纷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声明中,这些高校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这些虚假宣传,以免陷入诈骗陷阱,遭受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
清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及时发声,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面对众多招生信息时,一定要仔细甄别,谨防上当受骗。正规高校的招生有着严格规范的流程,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绝对不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骗局,比如以 “提前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为由,要求考生先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大家要记住,正规的助学金发放是不需要前置费用的。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受骗呢?大家要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招生信息,比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高校官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这些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是最准确、最可靠的。如果遇到可疑信息,不要自己盲目判断,要多向学校老师、教育部门咨询核实。同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中的承诺,更不能随意转账汇款。
2025年高考临近时出现的招生虚假宣传问题,多所高校发布声明提醒,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给出防骗建议。提醒考生和家长要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核实,避免陷入诈骗陷阱,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高考招生的正常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