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的“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包含展览的作品内容、板块设置,还介绍了摄影师梁子明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考古摄影方面的杰出贡献和所获荣誉。
4月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展览在山西青铜博物馆拉开帷幕。由山西博物院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精心挑选了梁子明100余幅摄影作品进行展示,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大遗址风貌、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修复现场、出土遗物以及专家学者考察交流等多个方面,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考古世界的大门。
4月1日当天,“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现场热闹非凡,众多民众前来参观,一同感受考古摄影的独特魅力。(韦亮 摄)
此次展览分为“时光凝聚”“光影无限”“华实并茂”三个别具特色的部分。“时光凝聚”板块中,展示了过去60年间,梁子明拍摄的海内外各界专家学者来山西考察交流时的珍贵影像。其中包括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考察侯马工作的场景,还有历史学家饶宗颐先生考察侯马铸铜遗址出土陶范的画面。这些画面被梁子明用镜头精准地记录下来,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考古交流情况。
“光影无限”部分则是梁子明在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照片的集中展示。他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摄影技巧,捕捉到了无数文物破土而出的精彩瞬间,也定格了古老遗迹那饱经沧桑的轮廓。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考古工作的神秘与魅力。
“华实并茂”板块展示了梁子明从事文物考古摄影工作40余年间,拍摄的古遗址全貌及众多珍贵文物。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文物的精美绝伦,更让人们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展览现场,民众们认真参观“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沉浸在这些珍贵的影像之中。(韦亮 摄)
梁子明生前曾说过:“我愿像那只站在蒲公英杆上往上爬的蜗牛,那杆子就是一条路,从下往上爬,虽然背负着重担,但我相信一定能爬到杆子开花的顶端。”这句话也生动地诠释了他奋进的一生。
1935年,梁子明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他一生主要从事考古摄影工作。他参与了侯马铸铜遗址、侯马盟誓遗址、侯马上马墓地、太原北齐娄睿墓、稷山县金墓等多个重大考古发掘和整理项目。同时,他还承担了《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侯马铸铜遗址》《上马墓地》《北齐东安王娄睿墓》《侯马陶范艺术》等多部考古报告和著作的全部或部分拍摄工作。
摄影师正在专注拍摄“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的精彩瞬间。(韦亮 摄)
在梁子明的众多著作中,《侯马铸铜遗址》一书荣获了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侯马陶范艺术》(与李夏廷合著)更是获得了1997年度国际学术奖“岛田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东亚艺术史和美术考古研究上最优秀的著作,足见梁子明在考古摄影领域的卓越成就。
本文围绕“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展开,详细介绍了展览的基本情况、板块内容,着重讲述了摄影师梁子明的生平、工作经历以及他在考古摄影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所获荣誉,让读者全面了解了梁子明和他的考古摄影作品。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