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向水利行业加速渗透,四川全省水利系统积极开展“DeepSeek水利”相关应用,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但同时也需冷思考,做好技术适配、人才储备等工作,四川还做出了相关水利信息化建设部署。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DeepSeek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正以迅猛之势向各个垂直领域加速渗透。在这股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水利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应用变革,一场智慧水利的建设热潮正在蓬勃兴起。
目前,全省水利系统积极响应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开展“DeepSeek水利”的相关应用。除了已经成功上线“DS都江堰”智慧大模型之外,全省水资源管理领域首个DeepSeek本地化项目也已顺利完成部署。这一系列举措为智慧水利建设探索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本,为水利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应用热 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最近,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工程师李雪菲正为撰写一份总结材料而忙碌,这项工作需要翻阅海量的文献资料和政策文件。当她听闻“DS都江堰”已经上线后,便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尝试。“仅用几秒钟,‘DS都江堰’就提供了相应资料。”李雪菲惊喜地说道。
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我们不仅可以实现知识快速检索、智能问答和深度分析,还能通过发布文字指令,高效辅助文章写作、业务知识学习等。”“DS都江堰”整合了水利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水利大百科全书、灌区地理数据、工程档案及各类专家知识库等丰富资源,初步构建起了都江堰灌区水利综合知识库,为水利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知识支持。
与此同时,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也在积极尝试运用DeepSeek大模型。他们在四川省水资源管理政务服务平台和四川省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完成了本地化部署,并开发上线了“小川DeepSeek”,这也是全省水资源管理领域首个DeepSeek本地化项目。
“小川DeepSeek”功能强大,除了可以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用水企业完成基本的政务咨询外,还具备统计分析功能。它收录了《四川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和近年来的《四川省水资源公报》等多种技术报告和基础数据,可针对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雨情特征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治水迎来‘智’变。”未来,“DeepSeek水利”还能在应急能力响应、数字孪生赋能等多个应用场景发挥重要作用,为水利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冷思考 确保应用精准和安全
近日,在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召开的一场关于“DS都江堰”智慧大模型深化应用的座谈会上,如何提升政策、数据的精准性,以及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应用热”还需“冷思考”。水利行业是否做好了相关准备呢?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技术准备方面,虽然我省水利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推动DeepSeek广泛应用,仍需进一步开展技术适配和基础设施升级。”下一步,涉水单位将探索如何将DeepSeek与现有的水文模型、监测系统等深度融合。在人才储备方面,DeepSeek的应用需要既懂水利又懂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未来水利行业还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今年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将实施“人工智能 + 水利”行动,构建水利大模型建设应用框架,打造流域智能防洪“四预”、水网智能调度、河湖库立体空间智能监管、水利工程智能运管等一批示范场景。
对此,四川已做出相关部署:大力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都江堰灌区数字孪生水网先行先试,抓好亭子口灌区、向家坝灌区等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水网数字孪生平台和“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不断提高“四预”能力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本文介绍了四川水利系统积极应用“DeepSeek水利”技术,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如“DS都江堰”和“小川DeepSeek”的应用。但同时也指出在应用过程中要进行冷思考,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最后提到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及四川的相关部署,展示了四川水利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积极探索和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