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介绍了该措施围绕10个方面推出的30条税务支持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激发产业科技创新动力、支持未来产业新赛道、吸引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积极意义。
4月1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在广州拉开帷幕——广东省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暨“税企面对面”座谈会顺利举行。在仪式现场,一份重磅文件正式亮相,即《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深入活动现场,详细了解到此次《措施》的丰富内涵。它主要围绕着10个关键方面精心布局,旨在全方位助力广东省产业发展。这10个方面涵盖了激发产业科技创新动力、壮大新兴未来产业、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深化产业开放合作、助力集聚产业人才队伍等多个重要领域。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措施》推出了多达30条税务支持措施,包括科创企业名单制服务、统一研发项目异议鉴定口径、优化办税缴费流程等。
《措施》的政策规划方向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紧密贴合广东经济发展特征。广东省税务局公布的税收大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广东产业的发展态势。从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底,广东全省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3.7%、11.0%,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推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0.5%、33.4%和49.6%,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区域产业结构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加速转型。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创新驱动无疑是核心力量。因此,激发产业科技创新动力被摆在了《措施》的首要位置。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支持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覆盖企业、园区和个人的一揽子税惠政策,其中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技术成果投资入股所得税递延纳税等。
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重要政策,《措施》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举措。税务部门将深化与科技部门的协作,完善研发项目异议鉴定联合工作机制,统一研发项目异议鉴定口径,规范办理流程。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政策落实的效率与精准度,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的研发项目提供高效服务。
同时,广东税务部门还将对科技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创企业实施名单制服务。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台账,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能够高效精准落实,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对这些政策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表示:“这30条措施非常切合广东产业特点,也满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税务部门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逐步提高到100%,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激励和驱动。截至目前,拓斯达的研发投入已经增长了30倍,这让企业更有动力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打造更智能的机器人。
除了关注现有产业的科技创新,《措施》还进一步聚焦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并提出了两个方向的支持举措。
一方面,《措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找人”“反向预约”工作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高效精准地落实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盘活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措施》明确广东税务部门将深入研究完善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和征管措施。为相关行业企业在加快项目落地、提升税费申报质量、涉税数据归集、税费政策确定性等方面提供精细辅导服务。例如,推动进一步健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为新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产业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要素,也是《措施》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措施》明确表示,将按照顶格标准实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并高效精准落实股权激励、创业投资、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横琴境内外高端紧缺人才及澳门居民个人所得税、南沙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产业人才,为广东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江武峰表示:“广东企业勇于在劈波斩浪中砥砺成长,善于在搏击风雨中强筋壮骨,托举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税务部门将立足自身职能,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本文围绕广东省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发布的《措施》展开,阐述了其30条税务支持措施在激发产业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吸引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这些措施紧密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特征,有望推动广东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