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体重管理门诊”展开,介绍了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以上海杨浦为例阐述了相关门诊的开设情况、管理方式、实际成效,还提及中国超重和肥胖的现状,最后给出了科学管理体重的建议以及杨浦“体重管理门诊”的开诊信息。
在当今社会,不少人面临着这样的困扰:腰围日益增大,体重严重超标,与此同时,各种慢性病也悄然找上门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日,“体重管理门诊”这一话题成功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自去年6月起,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正式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这一活动以体重管理为“小切口”,旨在推动慢性病防控这一“大工程”,意义重大。
自上海宣布启动“体重管理年”以来,众多医疗机构纷纷响应,开设了以“减重门诊”等命名的体重管理门诊。这些门诊致力于帮助肥胖患者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控制体重,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杨浦区的医疗体系在体重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2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杨浦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以及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设了“体医融合 – 运动干预”门诊。不仅如此,该门诊服务还延伸到了4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积极探索以主动健康为导向的“体育 + 医疗”社区健康管理新模式,力求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体重管理服务。
体重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仅依靠单一的医疗手段,还涵盖了饮食、运动管理、健康干预等多个方面。“体重管理门诊”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综合运用营养评估、膳食指导、中医调理、运动疗法等多维度的干预措施,为超重、肥胖、体瘦以及患有肿瘤疾病等不同情况的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真正做到了精准施策。
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减重门诊”自2024年8月开诊以来,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已经为近200名辖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服务。该门诊帮助居民改善了肥胖、代谢综合征等问题,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如今,这一门诊升级为“体重管理门诊”,旨在构建覆盖“评估 – 干预 – 追踪 – 维持”的全周期管理体系,从单一的减重服务向综合健康管理迈进,助力居民实现“健康体重,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身高157cm的新手妈妈黄女士就是“体重管理门诊”的受益者之一。怀孕前,黄女士体重不足100斤,然而产后体重却持续攀升,最重时达到了160斤以上。在家庭医生的建议下,黄女士来到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重门诊寻求帮助。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体质测试评估、膳食调查、能量消耗评估以及代谢指标检查,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为黄女士量身定制了科学的减重方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黄女士逐步培养了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复诊时她已成功减重7公斤,腹部赘肉显著减少,腰围从110cm缩减至98cm,体脂率也降低了3%,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超重和肥胖率显著上升,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挑战。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上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样呈上升趋势。其中,超重和肥胖比例已经超过四成,老年人超重和肥胖比例更是超过了50%;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超过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上升趋势。
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医生表示:“体重管理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生的马拉松!”医生建议居民应密切关注体重变化,定期监测健康指标;践行“三知一管”,即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体重管理方法,科学管理自身体重;同时,全家动员,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为大家带来杨浦“体重管理门诊”的开诊信息,大家快收藏吧~
本文介绍了国家“体重管理年”活动背景下上海杨浦“体重管理门诊”的开设情况,阐述了其综合的管理方式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其作用。同时指出中国超重和肥胖问题严峻,强调居民应科学管理体重,最后提供了杨浦“体重管理门诊”的开诊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