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围棋三冠王丁浩:在胜负与生活间找寻平衡,对话丁浩:中国围棋未来领军人物的自由心声

本文通过对 00 后围棋世界冠军丁浩的采访,展现了他从接触围棋到成为职业棋手的历程,包括他与 AI 的训练、对对手申真谞的评价、对围棋发展的看法以及未来的规划等内容,呈现了他独特的围棋理念和人生态度。

在围棋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棋手,他 5 岁便与围棋结缘,13 岁成功定段。从家乡山西大同出发,一路辗转至太原、北京、杭州等地。他就是丁浩,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在 20 岁出头的年纪就斩获了世界冠军的殊荣,更是成为首位迈入“三冠王”行列的 00 后棋手。丁浩坦言自己十分享受赢棋所带来的乐趣。而目前被公认为“世界围棋第一人”的申真谞,在近日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中国有众多优秀棋手,但能让他在对局中一直倍感压力,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唯有丁浩。

00 后围棋三冠王丁浩:在胜负与生活间找寻平衡,对话丁浩:中国围棋未来领军人物的自由心声近日,在上海,丁浩与申真谞对弈现场。

在日常训练中,丁浩平均每天会和 AI 下三盘围棋。只有偶尔将 AI 的算力调低时,他才稍有胜算。对于 AI 的极限和局限,他已了如指掌。AI 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其强大的算力稳定而强大。然而,AI 并非完美无缺,它是一个不太均衡的选手,“某些方面强,某些方面弱”。这看似是一个无奈的现实,人类向机器学习,却似乎永远无法超越机器。但丁浩表示,他们这一代棋手早已习惯了 AI 的存在,与 AI 下棋反而能让自己更加冷静。有人认为 AI 的出现让围棋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但丁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说:“人类有了汽车,但我们仍然需要百米比赛,仍然需要博尔特,我想围棋比赛也是这个道理。”即便借助 AI 训练棋艺,人类能记忆三四十手已是极限,在真人对弈中,三四十手之后的应对仍取决于个人的算力、心态和风格。一般来说,棋手的算力在 30 岁前后达到巅峰。对于 2000 年出生的丁浩而言,当下他更希望在生活中“消解竞技性”,平衡生活中的自己和下棋时的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好未来的每一步。对于被视为“中国围棋未来的领军人物”,丁浩坦言有压力,他渴望更加自由,虽然作为运动员都想成为世界第一,但这并非他人生的唯一目标。

以下是记者与丁浩的对话内容: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围棋的?
丁浩:我 5 岁就开始接触围棋了。当年我的父亲热衷于观看围棋比赛,受聂卫平老师擂台赛的影响,将围棋当作了自己的爱好。上小学后,父母便给我报了兴趣班,让我正式学习围棋。可能是我性格比较争强好胜,我一直特别享受吃别人棋和赢棋的那种乐趣。我感觉下围棋时的我和平时的我,心理状态截然不同,就好像体验着两种不同的人生。

记者:你从学习围棋到走上职业道路遇到了哪些压力?
丁浩:我从学棋、定段到走上职业道路,整体还算比较顺利。不过,更大的压力来自于要走出家乡大同,父母带着我去太原、北京深造。租房子、交学费等经济压力接踵而至。我记得有几次,父母都觉得坚持不下去了,甚至开始借钱供我学棋。他们真的非常辛苦,但最终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00 后围棋三冠王丁浩:在胜负与生活间找寻平衡,对话丁浩:中国围棋未来领军人物的自由心声丁浩在大同古城墙上散步

记者:从小离开学校去学习围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丁浩:其实我还挺喜欢这条路的。从小我就不太适应学校里一板一眼的学习氛围。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听课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浪费时间,比如数学课,很多题目我看一眼就会了。我觉得应该去学习一些其他东西,做一些不一样的事,而围棋在那个时候恰好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记者:你什么时候正式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开始比赛?
丁浩:2016 年,我正式开始参加围甲(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世界顶级围棋职业联赛)比赛。当时下一盘棋大概能赚 2 万块钱。以我当时的水平,如果正常发挥,一年可以赢七八盘棋,奖金就足够养活自己了。

记者:你成为职业棋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丁浩:成为职业棋手后,明显感觉这项运动变得有些无聊了,但同时也觉得围棋和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毕竟要靠它来赚钱。现在围棋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以后我做什么,都不可能忘记围棋。

记者:去年的“三星杯”你拿到了个人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并且击败了申真谞,当时是什么感觉?
丁浩:这个冠军是我目前拿过最意外的一个。赛前我的状态很差,一直在感冒发烧,我原本只是想通过比赛调整一下状态,顺便找找比赛的感觉。没想到最后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冠军,感觉就像是上天的眷顾。尤其是在 8 强战中和申真谞的那盘对局,是我职业生涯里难得的好局。我们俩在那盘棋里都发挥得很好,是一场高强度的对抗,最终我获得了胜利,那种感觉非常爽。我觉得那盘棋下完后,拿不拿冠军已经不重要了,对我自己来说已经完成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记者:所以击败申真谞对你来说意义重大?
丁浩:是的,之前在正式比赛中我对申真谞的战绩是 5 连败。虽然我之前也拿到过两次世界冠军,但总会有人质疑,说我这两个世界冠军都没有遇到申真谞,含金量不够高。所以战胜他的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也让我扬眉吐气,因为他就是我目前最想战胜的对手。相比之下,最后拿下冠军的感觉反而没有和申真谞对战那么强烈。

记者:申真谞似乎是现在世界围棋界公认的第一人,你怎么评价这个对手?
丁浩:我最早跟他下棋是在 2019 年,那一年跟他下了 6 盘棋,战绩是 2:4,在棋局上也算是有来有回。同年,我拿到了国内第一个冠军,获得了围甲联赛的 MVP(最有价值选手),而他已经多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决赛。那时候,我觉得我跟他的差距反而比现在要小一点。但后来,我感觉自己逐渐被他拉开了距离。我认为自己在天赋上并不比他差,但在用功程度上一直有所欠缺。我觉得他是一个心无旁骛的天才,他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围棋。而我好像做不到这一点,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无法只专注于一件事。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我的人生体验可能会更加丰富,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遗憾,挺好的。可能和申真谞相比我是一个“不够努力的天才”。

记者:你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有视为偶像的围棋运动员吗?
丁浩:没有。我从小就不太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崇拜另外一个人,我没有偶像情结。现在我可能会有喜欢的音乐人、歌手,但我不会崇拜他们,最多只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记者:很多人说,AI 的出现让围棋甚至所有棋类运动都变得没意义了,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丁浩: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汽车发明以后,我们已经拥有了速度远超人类的工具,但我们仍然会关注运动会的百米大战,我们仍然需要博尔特这样的运动员。我认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围棋。当年阿尔法狗的出现,让 AI 和人类的围棋对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能让更多人以新的视角去关注围棋。

记者:你平时会和 AI 下棋吗?
丁浩:我现在日常的训练基本都是和 AI 下棋,我们这一代的棋手大部分在比赛之外也都在用 AI 进行训练。老一代的棋手很多对 AI 的态度比较抗拒,比如当年李世石在败给阿法狗之后,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我们这一代棋手已经习惯了 AI 的存在,并且开始尝试利用和学习 AI。人可能在出现失误后,受心态的影响会连续失误,但 AI 不会。跟它下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帮助你冷静下来。看看跟 AI 对弈后,它是如何处理残局的,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过我也发现,新一代的棋手可能越来越缺乏自己的风格,我也不确定未来这样的发展是好是坏。

记者:现在很多人会对你寄予厚望,把你当成中国围棋未来的领军人物,会感到压力吗?
丁浩:确实会有压力。其实我不太乐意听到类似的话,现在在很多场合大家都会这么说,但过多的提醒和鞭策会让我觉得不太自在。我还是希望能更自由一些,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都是有限的,我觉得我能够尽力就好。很多人对我的期待可能是成为世界第一的棋手,作为运动员谁都想做第一,但我不会把这当作我人生的唯一目标。

00 后围棋三冠王丁浩:在胜负与生活间找寻平衡,对话丁浩:中国围棋未来领军人物的自由心声丁浩在失利后难掩沮丧。

记者:你刚刚说小时候你喜欢上围棋是因为性格里的争强好胜,但现在好像你又在有意识地消解这种胜负欲,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丁浩:从多年参加围棋比赛的经历中,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当我越不重视胜负时,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之前参加比赛,我想得越多,下棋的招法就越束手束脚;但如果什么都不想,反而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当然,这只是我目前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但确实是我真实的经验总结。面对失败往往比面对胜利更加珍贵。进入比赛状态后的我充满攻击性,要步步为营,利用对手的每一个破绽去击败他;但在生活中,我在努力消解这种竞技性,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更加柔和。

记者:平时生活中喜欢玩什么游戏吗?
丁浩:最近玩游戏比较少,之前喜欢玩单机游戏,主要是国产的,比如《仙剑奇侠传》这种比较老的游戏,也会玩一些国外的单机游戏,像《最终幻想》这类。我不玩网络游戏,因为我觉得单机游戏有点像在看书或者电影,有预设好的剧情,参与感会强一点。我很讨厌纯粹的感官娱乐,就像超级英雄类的电影,我小时候可能会感兴趣,但上学后就不太爱看了。

00 后围棋三冠王丁浩:在胜负与生活间找寻平衡,对话丁浩:中国围棋未来领军人物的自由心声丁浩在书店看书

记者:很多人会说现在围棋包括很多其他的棋类运动,影响力都在走下坡路,你怎么看?
丁浩:围棋的观赏门槛确实有些高,而且围棋比赛一盘棋往往耗时很久,不太能被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去解构,也不太适合现在的大众传播,所以在流量方面可能确实受到一些影响。但更多人提起围棋还是会觉得有光环,作为职业棋手我其实并不担心围棋会变成一门特别冷门的运动,因为这个圈子本身也就不大,整个圈子的体量和发展还是很稳定的,而且围棋本身还具备很多文化属性,这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

记者:未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哪些规划和想法?
丁浩:未来的事情我还没有考虑太多,目前能想到的就是努力比赛,认真下好每一盘棋,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说到更长远的未来,我觉得我可能不会选择做围棋相关的工作,不会像很多职业棋手在退役后去开围棋教室或者做围棋教练。其实除了围棋我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喜欢做的事,比如我很喜欢音乐,很喜欢看电影和读书,还喜欢玩游戏,我不想给我未来的人生设置很多条条框框,我希望现在能努力给未来积攒更多自由的资本,等到了可以选择的那一天,我可以凭自己的心愿去做想做的事。

00 后围棋三冠王丁浩:在胜负与生活间找寻平衡,对话丁浩:中国围棋未来领军人物的自由心声

本文通过对丁浩的采访,展现了他在围棋领域的成长历程、对 AI 的看法、与对手申真谞的较量以及他对未来的规划。丁浩凭借天赋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也在生活中努力平衡竞技与自我。他对围棋发展和自身职业有清晰的认识,不局限于围棋,追求更自由的人生。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938.html

(0)
GraysonGrayson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