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四川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案》展开,介绍了该方案在推进学生三级心理健康中心建设、强化教育宣传、建立关爱机制等方面的举措,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记者于4月1日从四川省教育厅了解到,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近期联合出台了《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此方案意义重大,不仅对学生三级心理健康中心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还致力于打造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关爱服务的“心链网络”。同时,方案提出以县为单位开通心理辅导热线,为学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四川构建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三级网络的目标,并发布了中心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具体而言,在四川师范大学设立省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为全省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核心支持。四川21个市(州)教育主管部门与部分高校携手共建市(州)级分中心,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范围。而县域则实现心理辅导中心的全覆盖建设,形成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方横向联动,省、市、县相关部门三级纵向推动的“三横三纵”协同推进工作格局。通过这样的格局,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心理健康中心的紧密对接与资源共享,有力推动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融合,将专家服务体系延伸至学校、社区和家庭,让更多学生受益。
《实施方案》指出,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普及是关键。要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吸引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全覆盖心理测评与建档,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形成研究成果和教育优秀案例,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实施方案》强调,建立重点学生心理关爱机制至关重要。对于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紧张、遭遇重大变故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要建立心理关爱档案,实施“一对一”跟踪辅导和关爱服务,确保这些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建设复学绿色通道与危机干预机制也不容忽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卫健等部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畅通学生心理危机转介就医及愈后复学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以县为单位开通心理辅导热线,为学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并且心理辅导热线还可设立家长专线,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培训指导,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本文围绕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了其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三级网络、强化教育宣传、建立关爱机制等方面的举措,这些举措旨在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起一个涵盖学校、社区、家庭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