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近期外媒涉华报道中高频出现的“mutual”一词,通过中国领导人讲话、苹果公司库克表态、网红“甲亢哥”中国见闻直播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等多方面事例,展现中美在经贸合作、民间交流等不同层面的现状和态势。
在过去一周的外媒涉华报道里,“mutual”成为了出现频率极高的单词之一,它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观察中美关系多个维度的大门。
3月28日,当中国领导人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互利”(mutual benefit)一词被多次提及,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合作共赢的道路。同时,领导人还提出以“相互尊重”(mutual respect)原则来处理中美关系,这一原则宛如稳固的基石,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作为美国企业家代表,对此想必有着深刻的感悟。香港《南华早报》敏锐地捕捉到,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库克表示,苹果在中国的发展堪称“两国经贸合作互利的典范”(a model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美两国的经济往来,生动地诠释了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人的中国之行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接连几天占据热榜。昵称“甲亢哥”的优兔网红小达伦·沃特金斯从3月24日起开启了自己的中国见闻直播之旅。这场直播吸引了多达1000万人次的观看,仿佛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盛大聚会。从中美网友“大对账”到“甲亢哥”直播热,都清晰地表明两国民众对彼此的了解渴望愈发强烈(mutual understanding)。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专家尼古拉斯·卡尔敏锐地指出,这种“共同兴趣”(mutual interest)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迹象”(hopeful sign),它如同温暖的春风,有助于打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break down the stereotypes we hold of each other),让两国民众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认识对方。
然而,在中美关系的另一面,原本与“mutual”意思相近的“reciprocal”也因美国的对外政策成为了今年以来的热门词汇。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断扬言要加征“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而且征收对象“不分敌友”(both friend and foe)。按照计划,4月2日新一轮关税就要开征。特朗普政府还在白宫网站专门设立了“对等贸易和关税”(Reciprocal Trade and Tariffs)页面,页面第一段就写道,“对等性欠缺是我国货物贸易年度逆差规模庞大且持续存在的一大原因”(lack of reciprocity is one source of our country’s large and persistent annual trade deficit in goods)。在牛津词典中意为“互惠”的“reciprocal”,在特朗普政府的演绎下,却多了几分“以眼还眼”“锱铢必较”的意味,仿佛给中美经贸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文通过分析“mutual”这一高频词,展现了中美关系在经贸合作、民间交流等不同层面的复杂态势。一方面,中美在经贸和民间交流上存在互利共赢、相互了解的积极趋势;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又为中美关系增添了不确定性和紧张感。整体反映出中美关系既有合作交流的一面,也面临着政策带来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