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深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该产业在政策推动下的前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别与待遇,以及随之涌现的新兴职业,还为深圳职工如何适应产业变化提出了建议。
人形机器人进行协同实训。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在2025年3月31日发布消息(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深圳的多款人形机器人可谓是大放异彩。它们凭借着各自独特的技能和优势,频繁登上热搜榜单,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目光。深圳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着近6万家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这一庞大的数据,使得深圳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首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尤其是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更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不少人心中产生了担忧:“我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机器人替代?”但实际上,随着深圳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反而催生出了大量新岗位的人才需求。那么,当下究竟产生了哪些新兴职业呢?职工们又是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深圳晚报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并采访了部分职工,以了解实际情况。
对人才有跨界需求
不久之前,深圳市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7年,深圳将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的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的企业20家以上。同时,要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可以清晰地预见,深圳机器人发展的浪潮正在推动着城市产业格局的重塑,而这一过程需要海量的人才作为支撑。
记者通过深入了解得知,像优必选、乐聚、众擎、逐际动力等深圳知名机器人企业,目前正在大规模地广纳贤才。这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以技术和开发为主的岗位,其中包括机械设计、各类算法、软件开发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等。这些岗位需要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推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另一类是以产品和市场为主的岗位,涵盖了质量工程师、整机总装、客服专员、海外销售等。这些岗位则需要人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市场洞察力和服务意识,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推向市场并获得用户的认可。
那么,这些企业的待遇如何呢?以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机器人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岗位提供的薪酬待遇为月薪3万元至6万元,并且每年有15薪。同时,人形机器人本体机械设计工程师岗位的薪酬待遇为月薪2.5万元至4.5万元,每年14薪。这样优厚的待遇,充分显示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需求。
优必选科技产教融合业务总经理李晓明表示,当前机器人产业迫切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为机器人产业涉及到机电类、自动化类、软件类、电子信息类等多个领域的运用,所以对人才有着跨界的需求。他还强调:“虽然技术在飞速突破,但机器人行业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特别需要年轻人用创新、创意打破壁垒和边界,从而推动行业实现更大的突破。”
机器人医生、饲养员涌现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一些新兴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职场人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机器人需要不断进行升级,且各零部件需要精心维护,因此被誉为“机器人医生”的机器人维护职业正在逐渐兴起,与之相关的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陈飞是深圳一名经验丰富的机械维修工,他擅长机械设备、电器电路的维修与保养。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如何修理机器人。陈飞提到:“要了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电子电路等,学会排除故障、优化性能,保障机器人平稳运行。”他还和工友积极参加工会的技能提升课程和相关技能竞赛,通过认证考核还能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机器人的升级迭代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力,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新兴职业也备受关注,被形象地称为“机器人饲养员”。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训练师的主要任务是让AI更好地理解具体业务场景下人类的语言、行为和意图,使大模型、机器人等AI智能体具备一定的人类智慧,并能够准确执行任务。目前,全国相关人才缺口超百万,而首批经人社部认证的持证人仅数百人。
刘芳芳是一家智能平台企业的职工,她拥有计算机、编程等基础技能,目前正在参加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课程,为职业转型做准备。刘芳芳说:“深圳工会推出的‘深工学堂’也有不少关于AI的优质课程,每次参加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操作师等职业也越来越热门,深圳很多职工正在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学习或参加相关培训,以适应新兴职业的需求。
学着与机器人并肩作战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对于深圳的广大职工来说,如何更好地拥抱新技术、适应新变化呢?越疆科技相关负责人认为,持续学习新技能是应对变化的关键。从底层逻辑来看,在数字化含量越来越高的职场中,掌握编程技能愈发重要,很多岗位对编程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像慕课网、网易云课堂等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编程课程,职工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技能。此外,深圳的机器人企业还积极打造培训基地,为职工、学生等群体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
不仅如此,职工还要学会和机器人并肩作战。比如,要努力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擅长从数据中挖掘关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携手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等。未来,机器人将催生更多新兴职业,带来更多岗位需求。业内人士建议:“广大职工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学习知识、参加研讨会、更新技能,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做好职业规划,充满信心地拥抱新机遇。”
本文围绕深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展开,介绍了其产业规模与前景,企业对人才的跨界需求及待遇,新兴职业如机器人维护、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的涌现,还为职工适应产业变化提供了学习新技能、与机器人协同等建议,展现了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职业新机遇和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