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全球打火机生产基地的崛起密码,“1元生意”的大格局:邵东打火机如何逆势上扬

本文聚焦湖南邵东这座内陆小城,深入介绍了其成为全球重要打火机生产基地的发展历程、产业现状、成功密码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规划。邵东虽不产燃油、不沿海,但每年生产超150亿只打火机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文中详细剖析了其产业发展背后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科技创新以及高效协同的“30分钟经济圈”等因素,同时也探讨了产业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湖南,有这样一座独特的内陆小城,它宛如一颗璀璨的产业明珠,每年生产的打火机数量超过150亿只,这些小小的打火机如同灵动的精灵,远销至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小城自身不产一滴燃油,却稳稳地成为了全球打火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它虽不沿海,却在外贸出口领域成绩斐然,打造出了一条完整而成熟的打火机产业链。这座充满奇迹的小城,便是湖南省辖县级市——邵东,由邵阳市代管。

2024年,邵东打火机产业迎来了辉煌时刻,产值达到了148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6.5%,在邵东市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超过了17%,其中出口创汇更是高达3.75亿美元。那么,邵东究竟是如何“无中生有”,一步步成为令人瞩目的“打火机之都”的呢?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小巧精致的“邵东制造”全球可见

当你走进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栋生产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与高效节奏的世界。6条自动化生产线同时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各类元件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快速组装,每一分钟都在诞生新的打火机,日产打火机数量高达百万只。

在东亿电气的产品展示厅里,各式各样、造型独特的打火机让人应接不暇。销售员们用流利的外语热情地向来自不同国家的客商介绍着产品的特点,每一款打火机都仿佛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吸引着客商们的目光。

邵东市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吕省华介绍说,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邵东打火机出口却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从原材料供应、模具开发、零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检测、物流……邵东打火机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一条龙”生产模式,这为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邵东市打火机产业链链长欧阳震表示,目前邵东共有114家打火机生产厂家,其中84家是配套企业,占比达到了73.6%,这种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使得邵东打火机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吕省华自豪地说:“每年,邵东生产各类打火机超150亿只。从东南亚的街头小店,到非洲的集市摊位,再到欧美的大型商超,随处都能看到这些小巧精致的‘邵东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邵东打火机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又入选“中国有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名片”,这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邵东打火机产业的卓越成就。

产业“茁壮成长”的三个密码

邵东打火机产业能够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其背后隐藏着三个成功的密码。

密码一: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65岁的付再华感慨地说:“去年,我们公司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回忆起创业初期,她说道:“20世纪90年代,当时买打火机要排队。”于是,她与丈夫姚喊云南下广州考察,买来100个打火机,回家后反复拆解、组装,潜心研究构造和工艺。在慢慢掌握技术后,他们毅然创办了邵东首家打火机企业——顺发工业有限公司。

夫妇俩的产品上市后,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独特的设计,很快便销售一空。随后,他们通过出售配件并附送教学的方式,带动了更多老乡投身到打火机产业中来。如今,顺发工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员工200多人,年产打火机3亿余只。

在邵东,像姚喊云、付再华夫妇这样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并不少见。环兴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是邵东另一家龙头企业,现有员工1000余人,拥有38条全自动生产线,产品销往全球各地。2004年,吕省华创办成立了这家公司;2006年,他带着产品参加迪拜国际展会,是当时湖南6家参展商中唯一的打火机企业。

吕省华回忆道:“展会第一天,来询价的客户就排起了长队。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邵东打火机闯向世界。”

密码二: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面对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邵东打火机企业积极拥抱自动化和智能化。走进东亿电气焊接车间,30台自动化设备正以每秒1只的速度快速组装打火机。东亿电气副总经理白家宝介绍说:“原来200人的车间,现在只要40人,产量还提高了9倍。”

东亿电气从2016年起,每年投入2000万元进行技术研发,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全环节自动化。人力成本从每只打火机1毛钱降到了1分5厘钱,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正如东亿电气董事长陈书奇所说:“自动化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邵东市政府也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2017年投资2亿元成立了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助力打火机产业转型升级。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艳表示:“研究院已开发30多台(套)新设备和产品,授权276项知识产权,包括47项发明专利,形成5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据统计,目前邵东60%以上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自动化改造,技术创新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密码三:“30分钟经济圈”高效协同

在邵东,所有打火机企业都形成了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除塑料粒子外,200多种打火机零配件都能在本地配套,且配套企业都分布在半径20公里内。欧阳震介绍说:“任何零部件从订购到送达,最多半小时。”这种独特的布局大大缩短了物料传输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002年,邵东市打火机行业协会成立。协会通过发布指导价格、整合资源等措施,引导企业避免价格战,确保市场健康发展。协会还建立了新品数据库,要求企业新品开发时备案,对相似产品予以退回。此外,协会还成立了运输公司,统一运输,保障产品安全。

2009年,邵东10家打火机企业和4家配套企业组建了东亿电气。在协会的引导下,邵东打火机企业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再到领军的变革。这种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和服务,让邵东打火机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交货周期,增强客户黏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

“1元生意”如何逆势上扬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邵东打火机走向全球的步伐越来越快,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电子点火器等新型产品的逐渐兴起,都给邵东打火机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市场变化,邵东市商务局局长李明珠表示:“邵阳海关协助企业进行打火机零配件的出口。2024年零配件出口货值占比达28%。”一些邵东打火机企业负责人也指出,邵东已形成以“1元打火机”为主的出口格局,但仍需在高端、多尺寸点火设备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欧阳震介绍说:“现在我们拥有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5个省级创新平台,企业拥有研发人员3000余人。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9.88亿元,技术成果交易额55.4亿元,年产品创新率达38%。”

2024年,《邵阳市打造“4×500”特色轻工产业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发布,中高档打火机产品研发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并计划在2028年实现打火机产值300亿元。欧阳震强调:“持续优化产品并拓展客户群体,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核心要素。”

吕省华坦言:“目前我们仍缺乏自主品牌影响力。未来要把大力气花在品牌建设上,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邵东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文深入介绍了湖南邵东从一座内陆小城发展成为全球重要打火机生产基地的历程。邵东凭借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科技创新以及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实现了打火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产品远销全球。然而,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和新型产品竞争等挑战,邵东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品牌建设,以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612.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