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本文聚焦于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现金方式受让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股权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海纳医药的基本情况、曾有的创业板IPO经历,以及成都先导的业务、财务状况等,分析了此次收购的潜在影响。

据微成都报道,在3月31日,有着“科创板西南第一股”之称的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先导”,688222.SH)发布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提示性公告,内容是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且已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图源:成都先导公告

此次成都先导筹划的是通过现金受让股权的方式,总计取得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纳医药”)大约65%的股权。一旦交易顺利完成,成都先导将摇身一变成为海纳医药的控股股东。

拟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标的曾创业板IPO未果

根据公告披露,就在3月31日当天,成都先导与海纳医药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邹巧根正式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书》。成都先导有意以现金方式获取标的公司约65%的股权,不过最终的股权比例以及交易价格,还需要各方进一步协商,并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来确定。交易完成后,成都先导将成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

经过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会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形,既不涉及公司发行股份,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资料显示,海纳医药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约为9522.17万元。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涵盖了医药研发服务和自持品种销售这两个部分,其经营范围更是涉及医药开发和研究、化工产品销售、药品生产等多个环节。

微成都注意到,海纳医药曾经试图“闯关”创业板IPO,可惜后来在2024年6月选择了撤单。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公司的创业板IPO在2023年6月30日获得受理,原计划募集资金8.50亿元,用于海纳医药CXO研发总部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同年7月25日收到首轮问询函,然而到了2024年6月24日,由于保荐人主动“撤单”,公司的IPO就此画上了终止符。

在撤单之前,深交所已经发出了第2轮审核问询函。深交所审核主要关注了持续经营能力、业务模式、外购研发服务及自研能力、业务合规性及内控有效性、信息披露质量及风险揭示完整性等一系列问题。

此前的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海纳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681.83万元、1.68亿元、2.71亿元、2.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2871.30万元、1156.82万元、6801.77万元、7318.21万元。

在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研发服务,自持品种销售收入占比相对较小。公司医药研发服务的重要客户包括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亿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民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复星医药(600196.SH)下属企业等。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图源:海纳医药招股书

从股权架构方面来看,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邹巧根直接持有海纳医药34.31%的股权,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作为众行远、盘谷林、恒志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邹巧根还实际控制了各股东持有的公司合计5.75%的股权,总计控制公司40.06%的股权,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图源:海纳医药招股书

目前,成都先导与海纳医药在收购的具体方案、最终股权比例、交易价格、业绩承诺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收购仍然处于筹划阶段。根据相关规定,成都先导的股票不会停牌,公司预计会在6个月内披露此次交易相关的预案或正式方案。

业务协同有望双赢,成都先导业绩上涨

据了解,成都先导与海纳医药的业务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海纳医药是一家从事仿制药、改良型新药研发的一体化全流程医药研发企业。

而成都先导则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主要聚焦于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以及远期的药物上市,为医药工业输出不同阶段的新分子实体,最终为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创新药治疗方案。2020年4月,成都先导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四川科创板第一股。

在财务方面,成都先导上市后的前两年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不过在2023年又同比增长了六成。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的支出占比过大。在2020年 – 2021年期间,成都先导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146.17万元和9987.42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5%和32.1%。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图源:Wind

根据公司2月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4.27亿元,同比增长14.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93.66万元,同比增长25.09%。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约为17.61亿元,同比增长1.83%。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对于本次业绩增长,成都先导称公司各个技术平台的商业项目都在稳步推进,研究项目也进展顺利,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利润的显著提升。同时,随着各技术平台商业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成都先导适度将业务重心向商业项目倾斜,对自研管线项目进行了聚焦调整。

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技术平台自研项目侧重于DEL AI自动化的DMTA分子优化能力平台。在此背景下,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期利润产生了影响。

在二级市场方面,4月1日截至发稿时,成都先导的股价报16.83元/股,相较于发行价20.52元/股仍然处于“破发”状态,不过当日上涨了8.65%,换手率为7.86%,总市值为67.43亿。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5%股权瞄准海纳医药 成都先导业绩上扬,收购海纳医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本文围绕成都先导筹划收购海纳医药约65%股权这一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展开。介绍了海纳医药的发展历程、曾有的IPO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同时阐述了成都先导的业务模式、财务表现及二级市场情况。此次收购目前处于筹划阶段,双方业务具有协同效应,有望实现双赢,成都先导业绩的增长也为收购增添了积极因素,但收购最终结果仍有待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412.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