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书法临摹:突破常规的艺术探索,王铎:临摹时大胆改动范本字样的书法大家

王铎在书法临摹方面的独特风格,包括他在临写作品时对范本字样的改动,以及接触汉碑后对隶书篆书字形的见解等内容。

当我们欣赏王铎的临写作品时,看着作品旁边的诗文,是不是常常会感到一头雾水,难以读懂其中的深意呢?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固有观念里,临帖虽然很难做到与范本完全一致,但也应该尽可能地相似,追求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然而,王铎在临摹的时候,却常常做出大胆的举动,甚至连范本的字样都会进行改动。这里所说的字样,指的是一个字的基本结构,也就是它的部首和搭配方式。就拿临摹《兰亭序》这件事来说,在1620至30年代期间,王铎留下了四件临作,这些珍贵的作品分别收藏于吉林、绍兴、东京与美国。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王铎独特的艺术理解和创作风格。

王铎书法临摹:突破常规的艺术探索,王铎:临摹时大胆改动范本字样的书法大家

王铎 自作诗《远怀》《净业寺西洲》 258×52cm×2 1642年 故宫博物院藏

从1643年开始,王铎开始接触汉碑,这对他的书法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乙瑛碑》的题跋中,他强调“隶法本篆,根矩宣王《石鼓》”。1644年,在避难的途中,他题《尹宙碑》“淳朴遒逸,篆法黎然”。这两则题跋都是针对隶书中的篆书字形而言的。实际上,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它的结构有着一套严格的文字学上的规矩。而如今,有些人随意对隶书的字形进行变形,在王铎看来,这是非常荒唐的行为。

王铎书法临摹:突破常规的艺术探索,王铎:临摹时大胆改动范本字样的书法大家

临王操之等帖 17cm×53cm 1650年 故宫博物院藏

正因为王铎有着这样独特的书法理念和对文字结构的深刻理解,所以在临摹时,他不惜对古人法帖的字样进行修改,以表达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王铎书法临摹:突破常规的艺术探索,王铎:临摹时大胆改动范本字样的书法大家

王铎 自作诗《舟中望黄鹤楼》315×48cm 1643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本文围绕王铎的书法临摹展开,介绍了他临摹时对范本字样的改动,以及接触汉碑后对隶书篆书字形的看法,展现了王铎独特的书法理念和创新精神,他不拘泥于传统的临摹方式,敢于突破常规,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357.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