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货运量再创新高,贸易活力持续释放,中老铁路运输量突破56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本文围绕中老铁路的货物运输情况展开,介绍了其自开通运营以来运输量的显著增长、“澜湄快线”的优势,以及在带动货物双向流通、提升口岸通关效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中老铁路对沿线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昆明3月31日消息,3月30日清晨时分,在昆明王家营西站,一列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缓缓进站。列车刚一抵达,满载着新鲜榴莲、金黄香蕉的货车便风驰电掣般驶向水果批发市场。与此同时,另一番热闹景象也在上演,产自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家电以及云南的绿色食品,正有序搭乘返程列车,一路朝着老挝万象进发。

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后,货物运输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呈现出“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的显著转变。截至3月30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已经突破5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达到1300万吨,并且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中老铁路货运量再创新高,贸易活力持续释放,中老铁路运输量突破56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量突破5600万吨,见证了这条铁路的繁忙与活力。

今年以来,中老铁路的货运形势持续向好,运输需求十分旺盛。从1月1日至3月30日,中老铁路已累计运输货物6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为150万吨,同比增长了10%。在进口方面,运输进口水果超1.2万吨;在出口方面,产自云南的蔬菜、土豆、苹果等温带果蔬,凭借其优良的品质,深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民众的喜爱,出口的品类和数量都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中老铁路运输货物量分别达到1120万吨、1781万吨、196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量分别为210.3万吨、441万吨、478.2万吨。这些数据充分展现出中老铁路运输市场强劲的需求和蓬勃的贸易活力。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于2022年1月10日正式开行。它全列采用时速120公里的专用铁路货车编组,全程运行仅需26个小时。相较于正常的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在中老铁路的带动下,老挝的铁矿石、木薯粉、橡胶、香蕉,以及泰国的榴莲、山竹、龙眼等产品的国际需求量大幅增加。这些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庞大的运输网络,被远销至其他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温带果蔬也通过中老铁路顺利进入东南亚各国,实现了货物的双向高效流通。这种双向流通有力地促进了沿线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老两国的铁路、海关、边检部门加强了沟通与协作,完成了磨憨铁路口岸的扩能改造和智慧化建设。口岸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分别压缩超过60%和90%,通关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更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老两国合作的典范意义,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标杆。

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货物运输成绩斐然,运输量持续增长,“澜湄快线”提升运输效率,带动了货物双向流通,促进了沿线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中老两国相关部门协作提升口岸通关效能,展示了“一带一路”合作的积极成果,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011.html

(0)
GraysonGrayson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