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馆开展的社教活动,活动围绕《微笑千年——天水地区北魏佛造像艺术展》展开,宣教员带领学员参观展览并解读北魏佛教造像的审美特质,活动采用创新模式让非遗技艺走进生活,未来博物馆还将开展更多社教活动传承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宛如璀璨星辰,承载着古老文明的密码。而这次,我们将从文物走进文化,一同去探寻那“慈悲含笑”背后的秘密。活动一开始,宣教员就像一位神秘的历史向导,带领着学员们悠然漫步在天水市博物馆那充满魅力的《微笑千年——天水地区北魏佛造像艺术展》中。
这个展览犹如一部精心编撰的历史巨著,分为“微笑千年”“瑞像天成”“丝路交融”“保护与传承”四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像是历史画卷中的一部分,缓缓展开,为我们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出北魏时期天水佛教造像艺术的卓越风采以及深厚的文化遗存。在这里,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它们身上承载着那个时代的信仰、艺术与智慧。
宣教员以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的北魏小沙弥造像为例,采用互动问答的有趣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大家解读了北魏佛教造像“庄严中见慈悲,静穆中含笑意”的独特审美特质。当宣教员仔细指出佛像眼睑低垂的微妙弧度与微微上扬的唇角所形成的独特表情体系时,现场一位孩子瞬间领悟,惊叹道:“原来一个微笑需要这么多细节共同成就!”这一小小的互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佛像艺术的精妙,更开启了他们对北魏佛教文化探索的兴趣之门。
本次活动采用了“展览导赏 + 技艺传承 + 动手实践”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让非遗技艺不再仅仅是展柜里冷冰冰的展品,而是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社会服务部刘昱彤表示:“当孩子们亲手触碰泥土时,文化传承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他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孩子们在实践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更能在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展望未来,天水市博物馆将继续开展多元化的社教活动,搭建起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情感桥梁。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历史、了解文化,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围绕天水市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展开,介绍了《微笑千年——天水地区北魏佛造像艺术展》的内容和宣教员对北魏佛教造像审美特质的解读,强调了活动采用创新模式让非遗技艺融入生活,未来博物馆将通过多元化社教活动促进文化遗产传承。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