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茶园:一片茶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春日丹棱:明前茶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本文聚焦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的茶产业发展情况,详细描述了当地茶农采茶场景、茶叶种植优势、茶叶交易市场的热闹,以及茶文化驿站带来的茶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新变化,展现了丹棱县以茶为媒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3月31日清晨,天色还只是微微发亮,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的高山茶园里,晨光刚刚破晓。此时,茶农们已经背着竹篓,穿梭在一垄垄茶地之间。嫩绿的茶芽在枝头尽情舒展着身姿,仿佛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茶农们手指在茶芽间快速翻飞,不一会儿,一捧捧鲜嫩的明前茶便被收入篓中,一幅生动的采茶图景在这茶园里徐徐展开。

丹棱茶园:一片茶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春日丹棱:明前茶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明前茶贵如金,家家户户都盼着好收成。”万年村党支部书记任刚站在观景台上,望着那漫山遍野的茶园介绍说。村里有280多户茶农,他们依托福选九号、川茶等优质茶叶品种,将茶叶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如今,村里茶叶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200万元,这小小的茶叶,早已成为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我研究茶叶种植二十几年了,也去过很多茶叶产区,但是像丹棱这样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优质茶区,真的非常少见!”当地农技推广研究员陈天礼面对张场镇万年村的千亩茶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万年村作为丹棱县茶叶的主产区,海拔在600米至1000米之间。这里的油砂土透气性良好,酸碱性也适中,恰好完美契合了优质茶叶的生长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种出的茶叶,芽叶肥壮饱满,香气馥郁悠长,周边地区的茶商们都慕名而来。

丹棱茶园:一片茶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春日丹棱:明前茶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茶商云集的热闹场景,正是产业兴旺的有力印证。每天下午,村口的茶叶交易市场就变得热闹非凡。几十名茶商带着茶框、电子秤等工具,在这里现场议价收购茶叶。市场单日的交易量稳定在2000斤左右。村民罗德祥开心地算起自家的收入:他家有七八亩茶园,年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而且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沿着宽阔平坦的公路前行,张场镇峨山村的茶文化驿站便映入眼帘。漫山遍野的茶园和蜿蜒其中的游步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座独特的茶文化驿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驻足游玩。

这个集茶叶交易、研学、餐饮、创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驿站,自从去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成为了丹棱乡村旅游的新热点。驿站不仅为自驾游爱好者提供洗车、充电、露营等贴心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搭建起了茶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桥梁。

丹棱茶园:一片茶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春日丹棱:明前茶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作为茶文化驿站的附属工程,近千米的游步道作用可大了。它既可以让游客漫步在茶海之中,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又能为村民日常管护茶园提供便利,提升了茶叶的种植效率。”峨山村党总支书记刘交贵介绍道。

在村民肖开秀的家中,竹匾里晾晒的笋干散发着阵阵清香。她一边整理笋干一边笑着说:“游客来茶园采茶、买茶,走的时候还会捎带一些山货,我家农副产品的销量都翻了一番呢!”

如今的峨山村,那漫山的茶园既是一道美丽的生态景观,也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体验课堂。游客们可以参与到采茶、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制茶过程中,在浓浓的茶香中感受传统制茶手艺的独特魅力。临走的时候,再带上几罐新茶,让这些茶叶产品变成了一份份饱含当地特色的礼品。

万年村与峨山村的成功实践,是丹棱县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丹棱县充分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传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做足了“茶文章”。他们深入挖掘川茶文化的内涵,成功注册了“素翁”“丹峨仙”等16个茶叶商标,推动名优绿茶远销海外。从茶农脸上洋溢的丰收喜悦,到游客眼中充满的田园诗意,这小小的茶叶串联起了生产、加工、文旅等全产业链条,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本文通过对丹棱县万年村和峨山村茶产业发展的描述,展现了当地利用茶叶种植优势,发展茶叶交易市场,推动茶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成果。丹棱县立足资源,深挖茶文化内涵,以茶为核心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实现了茶农增收、乡村面貌改善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多赢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879.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