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航、东航、南航 2024 年财报展开,详细介绍了三大航的亏损情况、客运指标、成本支出、客运收益等方面内容,同时分析了 2025 年三大航降本增效、航线扩张等计划以及票价趋势。
截至 3 月 30 日,国航、东航、南航 2024 年的财报已全部公布。数据呈现出了三大航在过去一年的经营态势,全年累计减亏 72.86 亿元。其中,国航表现较为出色,以 2.37 亿元的净亏损额,成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的航司。东航虽然减亏力度最大,达到 39.64 亿元,但其 42.26 亿元的净亏损在三家航司中仍居首位。
东航客运指标同比增长最多
记者对三大航财报进行梳理后发现,2024 年国航、东航和南航的净亏损分别为 2.37 亿元、42.26 亿元和 16.96 亿元,分别实现减亏 8.09 亿元、39.64 亿元、25.13 亿元。从中可以看出,东航减亏幅度最大,但净亏损也最多;而国航减亏幅度最小,净亏损同样最少。
对比三大航 2024 年的客运关键指标,在全年累计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方面,国航同比上升 19.2%,东航同比上升 21.21%,南航同比上升 14.68%;在累计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上,国航同比上升 29.9%,东航同比上升 34.88%,南航同比上升 23.91%;客座率方面,国航为 79.85%,东航为 82.82%,南航为 84.38%,分别同比上升 6.63 个、8.4 个、6.28 个百分点。
仅从客运三大指标的同比增长数据来看,东航在客运情况的改善上最为显著。而且,东航在 2024 年对国际市场的发力尤为明显,无论是国际客运运力投入还是国际旅客周转量,其同比增长在三大航中都是最多的。
东航财报中提及,2024 年东航新增了上海至利雅得、马赛、喀山等 11 条国际航线,打造了上海至新加坡、曼谷等 7 条国际快线,还大幅加密了上海至欧洲等地区的航线,国际航班量恢复至 2019 年的 102%,在全行业处于大幅领先地位。
在机队规模方面,截至 2024 年末,由于收购山航集团,国航以集团机队飞机 930 架再次成为国内最大航司,超过了集团机队 917 架的南航,东航则以 804 架排在最后。
航油成本仍是大头
三大航在通过增投运力、扩张航线来增加客运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上升、客运收益下降的挑战。
从成本数据来看,国航财报显示,集团 2024 年营业成本为 1581.89 亿元,同比增加 241.74 亿元,增幅为 18.04%。东航营业成本为 1264.98 亿元,同比增加 140.31 亿元,增幅为 12.48%。南航集团营业成本为 1595.71 亿元,同比增加 119.89 亿元,增幅为 8.12%。
其中,航空油料依旧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三大航财报显示,国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增加 69.95 亿元,东航同比增加 43.97 亿元,南航同比增加 29.39 亿元。国航在财报中指出,集团业绩受航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在本报告期内,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 5%,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集团航油成本将上升或下降约 26.86 亿元。
除了航油成本,由于运力持续加大,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人数同比增加,飞机起降及停机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国航起降及停机费用同比增加 53.61 亿元,东航机场起降费同比增长 29.77 亿元,南航起降服务费同比增加 32.93 亿元。
客运收益进一步缩水
2024 年,行业竞争加剧、机票价格“内卷”,使得原本就面临成本压力的三大航在客运上所获的收益进一步减少。
三大航财报显示,国航 2024 年的每客公里收益为 0.5338 元,同比下降 12.41%;东航的客运人公里收益 0.512 元,同比下降 13.66%;南航的每收费客公里收益为 0.48 元,同比下降 12.73%。
客运收益的下降是全行业需要共同应对的问题。中国航协数据显示,尽管 2024 年的旅客运输量创新高,但全年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超 10%,全年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 12.5%。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认为,2024 年全行业的货运业务比较景气,但客运业务面临着较大挑战,如旅客消费信心不足、航空票价下滑等,这些因素导致其客运毛利率出现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三大航的子航司大多出现亏损。国航的子航司深圳航空、山航集团、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内蒙航空和澳门航空均未能实现盈利,其中山航集团还是由 2023 年的盈利转为亏损。不过,国航对国泰航空的持股为其带来 24.99 亿元的收益。
南航的子航司中,厦门航空盈利 6.97 亿元,南航物流盈利 41.86 亿元。尽管汕头航空、珠海航空、贵州航空、重庆航空和河南航空均亏损,但两家盈利的子公司为南航带来了不少利润。
相比之下,东航的子航司中,仅有中联航盈利 1.08 亿元,2024 年四季度,东航还向子航司上海航空增资 45 亿元,导致东航四季度亏损进一步加剧。
降本增效仍是重点
面对上升的成本和缩水的客运收益,2025 年降本增效依旧是三大航的重点工作。
在三大航中,国航亏损最少。在 3 月 28 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对于投资者“亏损收窄的经营努力有哪些”的提问,国航董事长马崇贤回答,公司着力改善发展质量,经营质效持续提升,在 2024 年收入端保价争量,成本端严控成本。含燃油附加 RASK(单位可提供客公里收入)全年同比下降 4%,CASK(单位可提供客公里成本)全年同比下降 6%。
对于 2025 年的运营情况,马崇贤预测,公司整体 ASK(可用座位公里)预计同比增长 8%,国内同比增长 5%,国际同比增长 15%,地区同比增长 13%。公司将通过提高和优化机队运行效率,争取令飞机吨公里和座公里燃油消耗以及成本水平下降。
南航也在 2025 年采取了降本增效的相关举措,例如改造全经济舱客舱等。记者此前曾报道,在客运收益承压、扭亏具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南航正在通过改造全经济舱客舱的试验来增加座位、降低运营成本,助力业绩扭亏。
国内票价将稳中有升
此外,三大航 2025 年还将继续扩张航线。
马崇贤在业绩说明会的互动问答板块明确表示,国内航线的增长、国际航线的企稳,对公司盈利都很重要。其财报也提到,国航将深化国内航线网络,拓展国际航线市场,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对于 2025 年国航的国际运力重点投放区域,马崇贤表示,国际运力主要投放在欧洲区域,增投在“一带一路”相关市场。
南航也在 2024 年财报中提到,2025 年,公司将以边际贡献总量最大化为目标,加大国内市场运力投入,提升国际航线收益品质。国内航线计划增加北京—西双版纳、海口—义乌等。国际及地区航线计划增加广州—马德里、北京—西安—多哈、乌鲁木齐—广州—吉隆坡、深圳—东京等。
根据航旅纵横提供的信息,2025 年一季度,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约 1.9 亿人次,同比增长约 7.5%,平均客座率超 83.3%,同比增长约 2.8%。
对此,林智杰分析,在当今民航客运票价下滑、收益进一步摊薄的情况下,航司需要薄利多销。这意味着,航司需要更加果断地投入运力、增开航线航班。这也是国内大部分航司在近几年的主导策略。
从 2025 年夏秋航季三大航的布局来看,一方面是重点加密快线、优化公商务旅客服务,另一方面,新开和增投热门旅游航线,如西北的阿勒泰航线、东北的佳木斯航线等。
去哪儿数据显示,新航季境内客运航班的主要增班目的地是新疆。多家航司加密了境内各大城市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线,从福州、长沙、海口等多个城市飞往新疆更加方便。新疆各城市之间的航空线路也在加密,目前,阿勒泰飞往阿克苏、博乐、库尔勒、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 11 个城市的航线均已加密。此外,国内小机场与大机场直连的航线也在增加。
对于票价变化,马崇贤在业绩说明会的互动问答板块作出预计,2025 年国内票价将稳中有升。
去哪儿数据还显示,2025 年夏秋航季国际航班的增速放缓,但在北上广深以外,越来越多的新一线城市增加直飞国际航线。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认为,与往年“换季后降价”不同,今年的民航市场更加活跃。从去哪儿平台预订情况来看,换季后公商务旅客量有明显增长,叠加春游赏花的旅游客源以及候鸟返乡的客流,换季首周的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票价也将有小幅上升。
本文详细解读了国航、东航、南航 2024 年财报,分析了三大航在客运指标、成本支出、客运收益等方面的情况。2024 年三大航虽有减亏,但仍面临成本上升、客运收益缩水等挑战,子航司大多亏损。2025 年三大航将继续降本增效、扩张航线,国内票价有望稳中有升,行业竞争与发展并存。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