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 2024 年 A 股上市券商年报,详细分析了已披露年报的 21 家券商在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方面的表现,探讨了自营业务与投行业务对业绩的影响,并对行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 3 月步入尾声,A股 上市券商的年报披露工作也进行了近半。北京商报记者留意到,截至 3 月 30 日,已有 21 家 A 股直接上市券商公布了 2024 年年报。在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的一些显著特征。超半数的机构营收超过了百亿元,而且超七成的机构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型券商的增幅竟然超过了 1000%。深入探究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自营业务收入成为了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部分中小券商实现“逆袭”的关键因素。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的投行业务收入却相对低迷,成了业绩增长的“拖后腿”因素。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自 2024 年三季度以来,A股 市场出现阶段性上涨,这使得券商的交易佣金有所提升,自营投资收入也随之增加,预计整个券商行业的业绩将会迎来较为普遍的增长。
11 家营收超百亿
目前,券商年报正处于密集披露阶段。截至 3 月 30 日,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等 21 家 A 股直接上市券商已经公布了 2024 年年报。
从营业收入方面来看,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 11 家券商的营业收入超过了百亿元。其中,中信证券表现尤为突出,呈现断层式领先态势。其营业收入达到了 637.89 亿元,与暂居第二位的国泰君安的 433.97 亿元相比,拉开了 203.92 亿元的差距。尽管目前上市券商的年报尚未全部公布,但中信证券凭借巨大的优势,仍有望继续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同期,华泰证券以 414.66 亿元的营业收入暂居市场第三。
除了上述券商之外,还有 6 家券商的营业收入超过了 200 亿元,其中包括同样位列“三中一华”的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它们的相关数据分别为 213.33 亿元和 211.29 亿元。
如果从业绩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各家券商在 2024 年的表现存在差异。不过,超六成的券商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在当前已披露年报的 21 家券商中,有 14 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其中,红塔证券的增幅位居前列,达到了 68.36%;华林证券和南京证券分别同比增长 41.35%和 27.12%,分别暂居营业收入增长榜的第二和第三名。包括这几家券商在内,华安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等共计 9 家券商的增长幅度超过了 10%。
然而,包括中信建投证券等头部机构在内的 7 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却同比下滑。其中,中原证券和中泰证券的降幅超过了 10%,分别同比缩水 14.13%和 14.66%。
中小券商增幅突出
从归母净利润的角度来看,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在当前已披露年报的 21 家直接上市的券商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 5 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超过了百亿元。同时,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均超过了 50 亿元。另外,东方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等 6 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在 10 亿 – 34 亿元之间。中泰证券、红塔证券、国海证券、国联民生、华林证券、中原证券 6 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则在 10 亿元以下。
具体而言,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以 217.04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占据排行榜首位,进入前三名的还有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相关数据分别为 153.51 亿元和 130.24 亿元。
相较于营业收入的表现,券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变化趋势更为一致。在 21 家券商中,有 16 家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七成。其中,中小券商的增长动力较为强劲。例如,华林证券的归母净利润从 2023 年的 3168.61 万元增至 2024 年的 3.5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14.54%,增幅位居榜首。此外,红塔证券和南京证券也进入了年度归母净利润增幅的前三名,分别同比增长 144.66%和 47.95%。
3 月 28 日,华林证券在其“华林证券服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表示,2024 年 A 股市场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一系列政策端的提振以及行业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为中小型券商提供了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华林证券通过战略布局以及高效的运营管理,实现了核心主营业务的稳步提升,从而大幅增厚了公司利润。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在行业合并的趋势下,中小券商的生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部分中小券商可能会寻求新的经营策略,越来越多的中小券商开始在数字化、互联网领域发力,通过提供高效的服务来实现业绩“超车”,这种路径在未来有可能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自营立功、投行“拖后腿”
整体来看,在 21 家券商中,有 14 家券商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在这些数据的背后,自营业务收入成为了带动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如果按照“自营业务收入 = 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 – 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的口径来计算,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头部券商凭借相对优势占据了市场前列。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位列市场前三。其中,中信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以 263.45 亿元排名第一,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的相关数据则依次为 147.69 亿元和 145.01 亿元。
前文提到的部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表现亮眼的中小券商,也通过自营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实现了“逆袭”。从变动幅度来看,华林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在 2024 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从 2023 年的 – 0.12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3.87 亿元。同期,红塔证券、南京证券、广发证券以及东方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了超过 100%的同比增长。
多家券商在年报中都提到了自营投资业务对业绩的积极贡献。2024 年营业收入增长超过六成的红塔证券表示,公司推进了自营投资业务的非方向化转型,使得投资收益实现了稳定增长。东方证券也表示,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及子公司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
根据南京证券的年报,其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35.24%,超过了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其他主要收入的比重。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 143.48%,主要是由于自营投资业务收益的增加。南京证券在评价 2024 年公司所处的行业时指出,在自营业务方面,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再加上 2024 年同期低基数的背景,自营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了行业全年经营业绩的压舱石。
与自营业务在业绩增长中“挑大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在主营业务中的投行业务收入却明显“拖后腿”。在数据可取得的 21 家券商中,仅有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南京证券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余 18 家券商的相关数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多达 10 家券商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超过了三成。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券商行业业绩的改善与市场环境的改善、交易量的活跃以及自营业务的增长等因素有关,而投行业务收入的下降则与 IPO 发行节奏的放缓有关。如果后续 IPO 相对放宽,未来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整体而言,王红英表示,自 2024 年三季度以来,A股 市场出现阶段性上涨,几乎所有券商都从中受益,交易佣金大幅提升。同时,阶段性上涨行情也带动了券商自营投资收入的增加,这使得券商行业的业绩迎来了较为普遍的增长。未来,A股 市场交易量有望呈现稳健增长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2025 年券商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本文围绕 2024 年 A 股上市券商年报展开,详细分析了 21 家已披露年报券商的营收、归母净利润情况。多数券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表现良好,部分中小券商增幅显著。自营业务成为业绩增长主力,而投行业务相对低迷。随着市场环境改善,预计 2025 年券商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