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 – 2029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展开,详细介绍了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就业教育、服务优化、数据管理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 – 2029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旨在做好公费师范生的就业工作,确保在2025 – 2029年期间,本科层次以及申请转入本研衔接公费教育的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能够履行任教义务。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具体内容。
加强就业教育,强调履约要求
依据《实施办法》规定,在该办法印发之前,已经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的部属师范大学本科一年级至三年级在读师范生(也就是2025 – 2027届部属师范大学本科层次公费师范生),在本科三年级结束之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提出接受本研衔接公费教育的申请。学校会对其进行推免综合考核,对于取得学校推免资格并且达到学校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的学生,需报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签署补充协议,就可以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之后再履约任教(即成为2027 – 2029届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定向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任教的所有履约要求以及违约惩戒规定等,均按照《实施办法》执行。而其他在《实施办法》印发前已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的师范生,则按照原协议约定接受公费教育,并承担履约任教的责任。
部属师范大学要高度重视公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政策宣讲,要让每一名公费师范生都能深刻理解政策要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引导公费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从教初心,认真履行任教义务。
优化就业服务,确保落实岗位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省份各地(市、州、盟)中小学教师的补充需求,会同机构编制部门统筹制订招聘计划。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要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编制计划。尤其要分年度研究确定本科层次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选择转入本研衔接公费教育的履约任教地(市、州、盟)范围,加大统筹力度,预留编制岗位,做好招聘计划。并且要将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及时通报给培养院校,在相关平台、网站等公开发布。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手机信息、APP等有效途径,及时公布用人信息及人事招聘政策,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同时,要加强协同组织举办专场招聘等活动,集中提供任教岗位。
培养学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3月起,要面向尚未确定任教岗位的应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实行一人一策制定方案,推动他们履约任教。如果毕业当年6月底仍未签约的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将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公费教育协议约定,统筹安排到中小学校任教,确保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及时填报数据,做好动态管理
每年7月31日,师范生管理信息系统会将当年9月升入毕业年级的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信息集中推送至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并实时更新,这些信息将作为各地履约管理工作的基础数据。部属师范大学要根据公费师范生是否转入本研衔接公费教育等情况,按时在师范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准确填报毕业生信息。
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跨省任教备案及履约任教数据,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 – 公费师范生履约管理”功能进行填报、更新与维护。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系统中及时填报相关信息,确保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当年应届毕业生任教信息的首次核对与更新。同时,要指导省域内各地定期核对公费师范毕业生每学期、每学年的履约任教状态,特别是及时更新履约任教期间跨校流动等信息,于每年3月31日前、7月31日前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做好记录。因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准确等造成的后果,由相应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承担。
强化政策保障,加大从教支持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培养院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的编制与岗位。各地要切实制定教师引进的激励措施,完善待遇保障,特别是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积极改善农村任教的办公场所、周转宿舍等必要条件,切实关心毕业生履约任教的工作和生活。此外,各地要将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纳入各级培训计划重点支持,鼓励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持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本文围绕教育部关于2025 – 2029年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从加强就业教育、优化就业服务、及时填报数据和强化政策保障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确保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以保障公费师范生顺利就业并投身教育事业。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