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成都蓉城球迷客场挑战北京国安时的情况,介绍了蓉城球迷赴京的人数创国安主场新工体售票以来客队身份证购买数量新高,还讲述了蓉城球迷的独特创意“远征护照”,并回顾了四川足球球迷“远征军”的辉煌历史,同时提及球迷客场助威成为趋势以及其对“比赛日经济”的拉动作用。
29日晚,一场备受瞩目的足球赛事在京城上演,成都蓉城踏上了客场挑战北京国安的征程。从票房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600多位持有四川身份证的球迷购票观赛。这一数据可不简单,它创下了国安主场新工体售票以来,客队身份证购买数量的新高。现场的热闹氛围,从这庞大的购票数字中可见一斑。
现场观战的四川省球迷协会会长张利梅向记者透露:“光是我们协会这次就报了300多人,进场的蓉城队球迷起码都在2000人以上……”这充分显示出成都球迷对球队的支持热情,他们跨越千里,只为在现场为自己心爱的球队加油助威。
“凤凰山”与“工体”,这两个在足球界有着响亮名号的“超级主场”,因为各自独特且浓厚的球迷文化,在近两年不断产生交集和联结。这一次,蓉城球迷更是将创意带到了工体。四川省球迷协会为到场的会员球迷每人发放了一本“护照”。
这些被称为“远征护照”的“红本本”,可是四川球迷的一项独创之举。张利梅解释道:“喜欢随队客场远征的球迷,就给他做个纪念,这个也可以传承下去。”原来,上赛季成都蓉城晋级亚冠时,队长周定洋曾号召球迷:“成都球迷准备好你们的护照,我们要去踢亚冠了。”省球迷协会独创“远征护照”的灵感便来源于此。
成都球迷一直以来都以极高的热情支持着球队,他们将凤凰山专业足球场打造成了中超的“最牛主场”。而在四川足球、成都足球的历史长河中,球迷“远征军”的故事同样足以载入中国足球史。
时光回溯到1994年,四川球迷随全兴队客场到上海助威,这成为了中国足球历史上首次球迷包机异地助威活动。1995年,108名球迷包下两架客机飞往泰国,追随全兴征战“泰王杯”,这更是中国球迷首次包机走出国门。同年9月,为了运送2754名四川球迷去西安,成都铁路局临时抽调车皮组成球迷专列,创造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首列球迷专列。这些辉煌的历史事件,无一不彰显着四川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和执着。
2019年赛季,成都蓉城在云南曲靖的冲甲战中,近200名成都球迷开启了远征之旅。有的球迷头一晚9点过就从成都乘坐大巴出发,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比赛当天中午才抵达曲靖,此时距离开球时间已不足3小时。赛后,他们又立即乘车返回成都。2022年初,成都蓉城与大连人之间的冲超附加赛空场进行,但在江阴市体育中心,场外依然传来了“成都雄起”的呐喊和嘹亮的歌声。数十名成都蓉城的球迷在明知道无法进场的情况下,依然赶到江阴见证历史,他们的热情和坚持令人动容。
如今,球迷客场助威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张利梅告诉记者:“早些年交通、经济条件都不允许,但现在,‘跟着赛事去旅行’正成为球迷安排出游的一种方式。这一趟我们坐车过来,打卡故宫、天坛、颐和园、军博,去了听云轩吃了全聚德,收获满满……”她还提到,“全兴时代我就去过几次客场,但去年我们协会有一些球迷都是客场‘满勤’,包括足协杯也去客场。当然,这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有些球迷主场买不到票,干脆就专程去客场看,还包括一些在客场当地工作生活的四川球迷。”
近年来,中超的“比赛日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由于“客源”多、周期长,在拉动消费这件事上,足球从来都是体育圈的“前锋”。2024赛季,蓉城球迷组织“远征”活动17次,累计19481人次。按人均消费5000元算,总消费数据近1亿元。
去年足协杯决赛,长三角铁路首次开行“球迷专列”,上千名上海球迷包下数节车厢南下温州。他们的到来给城际交通、市内交通、住宿、餐饮等各行业带来了看得见的增收。而“看球去”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清晰的逻辑,那就是:玩好、吃好,再和朋友社交,顺便买点东西。
本文围绕成都蓉城球迷客场挑战北京国安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蓉城球迷赴京人数创新高以及“远征护照”的创意,回顾了四川足球球迷“远征军”的辉煌历史,阐述了球迷客场助威成为趋势及其对“比赛日经济”的积极拉动作用,展现了成都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和执着,以及足球赛事背后蕴含的经济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