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317名西北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登上西行列车,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开展支教活动,文中采访了多位支教学生,展现了他们在支教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积极态度,带队老师也肯定了这些学生对西部教育的贡献。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3月7日这一天,对于西北师范大学的317名青年学子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他们带着青春的朝气与梦想,登上了西行的列车。列车缓缓启动,驶向新疆阿克苏地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在那里,他们将分赴63所初高中,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意义的支教之旅。
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杜安妮,被分配到兵团一师高级中学支教。她兴奋地说道:“每一天都是在兴奋和温暖中度过的!阿拉尔市真美,那壮阔无垠的戈壁,仿佛一幅雄浑的画卷;还有那些真诚善良的老师和孩子,他们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温暖。”杜安妮刚到学校,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情感动了。她深有感触地表示:“我深深感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交融。做一棵扎根西北的胡杨,一定很幸福!”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邱宇涵,支教的地点是阿克苏市高级中学。一说起这所学校,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没想到,学校的软硬件这么好。”原来,这所学校是浙江省杭州市援建的,还有很多来自浙江的老师在这里支教、交流。这些交流互动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教学水平。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王浩,在乌什县第二中学担任初中物理老师。他感慨道:“时间过得太快了,感觉无比充实!”每天,他都为备课、讲课忙碌着。王浩回忆起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情景:“还记得第一次站讲台,面对五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但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完成讲课任务的同时,发挥所长,为学校的科学教育多作贡献。”这就是王浩心中的“小目标”。
外国语学院2023级研究生邓越,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中学支教。她满怀深情地说:“从陇原大地来到天山脚下,把自己学习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讲授给这里的少年,让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为美好未来而奋斗,这种感觉令人着迷。西部吸引着我,未来,我将坚定地站在讲台上,帮助孩子们追寻自己生命里的光……”
此次支教的带队老师卓杰,看着这些青春洋溢的大学生,眼中满是欣慰。在他眼里,这些学生热爱西部、走进西部、服务西部,正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他评价道:“将现代师范教育的星火遍撒西部大地,他们是西部教育的有生力量,以师者之名回答了青春之问!”
西北师范大学317名学子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及阿拉尔市支教的故事,通过几位支教学生的分享,展现了他们在支教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也体现了他们对西部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带队老师的评价则肯定了这些学生为西部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