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0日,上海宝山顾村公园不仅有中樱绽放的浪漫美景,还迎来了人形机器人走秀。其中,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小众”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本文介绍了“小众”的技能、应用场景、价格、订单情况等,还探讨了人形机器人走进日常生活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
当春日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樱花树下,一个身高1.4米的人形机器人“小众”闪亮登场。它迈着流畅的步伐,像是在和这满园的樱花一同舞动,接着抬起手臂友好地打招呼,随后灵活地旋转起腰身。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瞬间引得周围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叹声。
3月29日至30日期间,来到上海宝山顾村公园的游客们着实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在这里,他们不仅能沉醉于中樱绽放的浪漫美景之中,仿佛置身于粉色的梦幻世界,还能有幸一睹人形机器人走秀的精彩场景。在顾村公园樱悦书苑旁专门设置的机器人体验区,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企业。这里仿佛是一个机器人的科技殿堂,展示着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应用场景,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人形机器人“小众”的亮相,无疑成为了顾村公园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围观。
这个备受瞩目的“小众”来自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它可是身怀绝技,已经“掌握”了前空翻技能。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吴思诚指着正在转腰、打招呼的“小众”,耐心地解释道:“我们让它做前空翻,可不是为了单纯地炫技,而是要向大家证明机器人的运动潜能究竟有多大。”“小众”能够通过先进的算法训练,自主掌握平衡,从而完成空翻这样复杂的动作,甚至还能模拟人类行走和奔跑的步态,仿佛拥有了人类的运动智慧。不过,由于顾村公园人来人往,为了确保安全,“小众”暂不开放前空翻这一功能。
吴思诚向记者透露,这款定价8.88万元的“小众”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可以亲切地与人握手打招呼,还具备自主导航的能力,未来甚至有望成为公园里的“全能导游”。目前,“小众”的首批订单已经超过百台,计划于4月起陆续交付。在未来,它将在文旅、商业服务等多个场景中落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如今,人形机器人时常出现在公园、绿地等公共场合,仿佛已经开始了它们的“打工”生涯。那么,它们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多远呢?吴思诚介绍说,“小众”将优先应用于巡逻、文旅导览、商业咨询等B端场景。而要实现家庭化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他表示,合作伙伴已经为“小众”开发出了巡逻、前台接待等商用技能。而更多充满创意、脑洞大开的功能,正等待着开发者们去解锁。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会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比如,在公园里,机器人会精准地识别花卉,并详细地为游客讲解花卉的知识,还能陪游客悠闲地散步聊天,就像游客的户外“搭子”一样,和游客一起谈天说地,漫步在公园的小道上,享受一场惬意的CityWalk。
“现在它走到哪都被围观,但五年后,可能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平常。”吴思诚满怀期待地说。他希望未来能够逐步集成智能大脑模块,推动机器人向家庭“助理”的角色迈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心伙伴。
不过,要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入日常生活,功能、量产、价格等方面都是需要攻克的难关。在吴思诚看来,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生产仍然采用机加工件的方式,尚未开模量产,这就导致单台成本较高。但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规模化生产将有效降低成本,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可能会更加亲民,让更多人能够接受。
他同时透露,目前公司正与上海机器人协会及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保持密切对接。“我们非常看重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面向海外的重要窗口,更是辐射全球市场的关键枢纽。”虽然现阶段还在具体洽谈中,但公司计划未来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以此为契机深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布局。
3月29 – 30日上海宝山顾村公园有中樱美景与人形机器人走秀,深圳众擎的“小众”机器人吸引众多目光。它掌握前空翻等技能,定价8.88万,首批订单超百台,未来将在文旅等场景应用。虽目前优先用于B端,家庭化应用尚需时日,但未来有望像智能手机般普及。不过,产业处于初期,成本较高,公司计划在上海设分支机构推动全球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