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在四川资阳犯下命案后潜逃的李某,辗转多地居无定所,最终在乌鲁木齐一处工地廉租房被警方抓获的经过,还描述了他30年逃亡生涯的艰辛与恐惧。
在3月26日上午,位于乌鲁木齐一处工地的廉租房内,一场抓捕行动悄然展开。当时,李某正在屋内酣睡,全然不知危险已经降临。乌鲁木齐的民警迅速冲进屋子,还没等李某反应过来,就将其牢牢控制住。
原来,这是一名身负30年命案的在逃人员。回溯到1995年5月30日,那时年仅26岁的四川资阳人李某,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同镇男子王某存在不正当关系。愤怒之下,李某在酒后持刀行凶,将王某残忍杀害,还把自己的妻子砍成了重伤。作案之后,李某深知后果严重,迅速逃离了现场,从此开启了长达30年的逃亡之路。
30年来,四川警方从未放弃对此案的侦查工作,先后两次将李某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然而,李某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一直销声匿迹,警方始终没有掌握到他的任何线索。
今年1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钻石城派出所的民警在辖区某公共场所巡查时,发现了一名形迹可疑的人员。该人员与追逃人员的相貌特征较为相似,民警立即警觉起来。经过与四川警方的联合研判,最终确定此人正是在逃人员李某。随后,民警们展开了详细的走访摸排工作,逐步确定了李某的暂时居住地。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后,警方迅速行动,最终将李某成功抓获。
据办案民警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李某在该工地打零工。由于冬天工地停工,无处可去的他便住在工地的廉租房里。平日里,李某深居简出,除了睡觉,就是到附近的棋牌室看人下棋。
到案后,李某向警方交代了自己30年的逃亡生涯。这30年间,他辗转多地,居无定所。在最初逃亡的日子里,他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只能徒步前行,专挑偏僻的小路行走。夜晚,他只能在荒郊野外、废弃房屋或者桥洞下休息。前些年,李某捡了一张甘肃籍王某某的身份证,便一直冒充王某某生活。但在审讯的时候,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一下子让他露了馅。李某一开始坚称自己是甘肃人,然而口音却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
随后,李某哭着向民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他说:“这30年,活得不太像个人。”30年来,他不敢与家人联系,对家中父母、孩子的思念只能深埋在心底。当年他刚逃亡出来时,父母年纪已经大了,孩子也才3岁。
李某自称这30年是在孤独、恐惧和贫困中度过的。在逃亡过程中,他也曾试图重新开始,寻找一份稳定的生活。但每次稍有安定的迹象,内心的恐惧就会将他拉回现实。他不敢生病,因为看病需要身份证登记;不敢交朋友,害怕朋友发现他的秘密。恐惧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的逃亡之旅。他回忆说,刚跑出来的时候,每晚都睡在废弃房屋、桥洞或者树林里,风声、雨声,甚至是树叶的沙沙声,都会把他从睡梦中惊醒。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走在路上,也会觉得警察就在身后,随时会把他抓住。
▲乌鲁木齐警方抓获逃亡30年的命案犯罪嫌疑人
30年前李某因妻子与他人的不正当关系而犯下命案后潜逃,30年间居无定所、担惊受怕,最终在乌鲁木齐被警方抓获的故事。李某的经历警示人们,犯罪后妄图逃避法律制裁是不可取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逃犯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