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完善机制提升用药服务,滨州探索药品联动管理新模式,基层用药更便捷

本文聚焦滨州市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介绍了其在完善运行机制、统一用药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展现了滨州在药品联动管理上的创新模式,为基层群众用药带来便利和保障。

近日,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韩店镇孙家村,73岁的王大娘缓缓走进村卫生室。她满脸笑意地说道:“以前啊,都是孩子们带着我大老远跑到县城去拿药,折腾得很。现在可好了,村卫生室和卫生院药房、市医院药房都连起来了,药都是一样的,这可真是太方便啦!”从老人感慨的话语中,不难感受到基层用药的巨大变化。

小小的药片,却蕴含着大大的民生关怀。药品供应保障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滨州市紧紧围绕“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学服务、统一药品使用监测、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药品储备”的目标,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医共体中心药房,这些药房覆盖了所有医共体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有力地保障了基层群众基本用药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成功探索出了具有滨州特色的药品联动管理模式。

完善运行机制,布局中心药房“一盘棋”

滨州市为了推动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印发实施了《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工作实施方案》《滨州市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与审方中心建设提质扩面、镇村覆盖工作方案》。通过定期调度、外出学习、培训指导、协同推进、督导评估这“五手发力”,全力加快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工作的进度。

同时,滨州市先后组建了市药事质控中心、市中心药房工作推进督导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专家组。依托市审方中心的药学骨干力量,以专家技术为支撑,推动中心药房的日常工作更加专业化,监督指导更加常态化。自市级督导组成立以来,已经组织了“线上 + 线下”的调研指导100余次。此外,还拓展提出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品监测、统一药品储备、统一6S管理、统一药学服务、统一药品配送、统一前置审方、统一标杆创建”的“八统一”要求,并全市投资1300余万元用于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

目前,全市11个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在各项指标上都表现出色,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药品使用监测率、短缺直报系统使用率、两票制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统一用药管理,织密药品衔接“联动网”

为了解决药品配备种类冗余的问题,各医共体参照《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用药目录遴选指标》,充分兼顾县乡村三级不同的用药特点以及缺药登记情况,高质量地统一并定期更新用药目录。如今,全市基本药物、集采药品品种平均占比分别达到了60%、32%,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品种平均达到258种,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67种,上下级用药重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三病”药品重合率更是达到了100%。

同时,滨州市不断优化采购配货机制,着力解决药品配送不到位的问题。医共体牵头单位负责遴选优质的供应、配送企业,审核各成员单位的药品采购计划并进行统一采购。对于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创新采取远近结合、县乡联动、乡村一体等配送方式。并且督促企业履行供应、配送协议,对供应、配送保障不及时的企业进行处罚直至淘汰。累计审核采购计划5000余次后,全市药品配送三天到货率平均提高了7.3%,到货时间平均缩短了1天。

邹平市药事质控中心主任、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文俊介绍说:“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成立后,我们牵头医院把成员单位的药品统一管理起来,药师队伍也统一培养使用,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

依托中心药房智慧管理系统,滨州市健全了医共体内余缺药品调拨和流转机制,打破了医共体牵头单位与各成员单位间药库、药房信息数据的壁垒,实现了对药品储备、调配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做到了即申领、即应答、即配送、即显示、即补齐。同时,建立了库存下限预警机制,实现了对急救、短缺、临期、非常用等药品的动态监管。此外,充分发挥中心药房“蓄水池”的作用,统一储备急抢救、易短缺等药品32种,有效提升了区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药品紧急调用能力。相关工作开展以来,医共体内储备品种增加了40%,紧急调拨急救药品、及时流转临期药品达100余次。

提升服务质量,筑牢用药安全“防火墙”

“中心药房”建好了,基层群众用药不愁了,但如何确保药品的规范使用,智慧与创新成了破局的关键。自2024年5月起,惠民县卫生健康局开始试点医共体“审方中心”,升级全域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增设前置审方、合理用药、电子处方点评分析软件,将“用药把关”的关口前移。惠民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丁超表示:“处方审核成为了安全屏障,有了它,处方就像被上了个额外‘保险’。”

自审方中心上线以来,结合临床医生的反馈,参考药品说明书等,不断修订系统审核规则,提升审方质量。审方中心平均每天审核处方约4300张,通过培训和点评、质控,初始处方用药风险大幅下降,处方质量明显提升。

惠民县、邹平市作为山东省医共体审方中心建设试点,投资274万元建成医共体审方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处方前置审方全覆盖,也是全省唯一实现前置审方覆盖全部村卫生室的试点县。目前,已累计实时审方250余万张,成员单位处方合格率平均提高了10%以上。2025年,滨州市将在全市各县市区提质扩面、全面推进,全市各县市区将全部实现县乡村三级审方全覆盖。

与此同时,滨州市不断下沉优质药学服务,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医共体建立了“第一药师”“五级药师”制度,全面下沉基层,包保定点帮扶,实地管理带教。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家庭药师制度,上门入户开展合理用药指导、过期药品清理等药学服务。还建立了缺药登记制度,通过医共体内调拨、临时采购等方式采供群众需求的暂缺药品,已为6200余名农村群众解决了身边用药需求。

滨州市通过完善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运行机制、统一用药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基层群众用药的公平可及与安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其探索出的药品联动管理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334.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