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萌娃在网络上的走红现象展开,介绍了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的高热度,分析其成为中老年人“赛博新欢”的情况,还提及“AI+各类垂直赛道”产出热门内容的机会,展现了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里,AI技术的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其中AI萌娃相关视频的走红尤为引人注目。截至目前,有一条视频在抖音上获得了惊人的49万点赞,超36万次转发。在评论区,网友们热闹非凡,不少人晒出了自家爷爷奶奶甚至自己“被AI迷得死去活来”的有趣场景。
比如说,有网友的奶奶整天沉迷于听“AI外国人”讲活络油,那专注的模样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对AI的了解,一眼鉴别这类视频出自AI相对容易。毕竟,这些视频的画风通常有着明显的“AI味”,画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自然的地方或者特效痕迹。然而,对于那些在互联网上冲浪的爷爷奶奶们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可能对AI技术不太熟悉,难以轻易分辨出视频的真假。
这样奇特的赛博奇观也不难理解,有网友幽默地调侃道:“不妨换一下思路,就像00后刷到AI小猫,你的二次元老婆说爱你一样。”这形象地说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面对AI相关内容时的不同反应。
那么,AI萌娃到底是怎么走红的呢?为何能成为新一代“奶奶杀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01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AI乖孙成了中老年人的“赛博新欢”
如今,当我们打开各大社交平台,会惊喜地发现“AI胖孙”已经成为新顶流。以一条名为“宝宝又来给奶奶送肉了”的视频为例,视频中一个可爱的大胖孩单手托举起一只乳猪,光脚走在泥地里。这个画面惹得屏幕前的奶奶们直呼心疼,纷纷在留言区表达对孩子的喜爱,诸如“宝贝真能干”、“奶奶来接你回家”等温暖的话语不断涌现。
这条短短5秒的视频在抖音上的热度极高,获得了近5.6万次点赞,超6000次转发。抖音博主“ai笨笨”敏锐地抓住了这一“AI乖孙”视频带来的流量机会,接连发布了71条相关视频,成功收获了22万粉丝。
从视频评论区部分留言截图可以看出,网友们的热情高涨。还有一些博主聚焦在“AI乖孙和动物大战”这一独特赛道。在他们的视频里,人形机器人会中国功夫已经不算稀奇,中国小孩刚学会走路就能打拳,这样新奇的画面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在博主“动物生活故事会”发布的视频中,“乖孙”的表现更是让人惊叹。他可以抄起筷子大口嗦面,还能面不改色地怒吃辣椒油猪肘。互联网上的爷爷奶奶们看得津津有味,一刷到电子乖孙,那兴奋的模样仿佛“头都能生出被窝二里地”。对于他们来说,宁可相信猫猫会救人、萌娃会做饭,也不相信自己的真孙子会干活,这足以看出AI萌娃在他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
像“littleclassics7988”从2024年8月底开始发布视频,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超500条内容,累积粉丝量达到了41.6万。再看海外平台,TikTok博主“laughandcreate”的内容以萌娃和宠物互动视频为主,最高一条视频播放量超8800万次;YouTube博主“FashionShowTime82”则聚焦于“AI天才儿童”达人秀,还有一批专门做AI萌娃街拍的账号,诸如“Wondrous”“Aibabyshowlive”等等。
令人惊讶的是,以“萌娃”为噱头做各种视频的账号越来越多。尽管有些视频中的孩童形象粗糙,剧情走向猎奇,但评论区依然能收获不少网友和“云养娃”人士的评论互动。以上述“littleclassics”为例,海外AI小孩在抖音平台数据表现就不如油管出彩。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部分账号不会直接发布AI生成的萌娃内容,但也凭借这一话题获得了不错的流量。比如,拍摄奶奶reaction的视频,以“长辈们沉迷AI视频怎么办”为主题复刻视频,不少视频都获得了上万点赞。
某种程度上来说,“AI+各类垂直赛道”都有产出热门内容的机会,前提是能够满足特定受众人群的情绪价值。
比如Instagram平台上有博主运营了一家餐厅“Ethos”,将“AI+美食”的玩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账号运营者用AI生成的恐龙可颂点赞量近100万,评论区网友们纷纷求要餐厅地址。
这个账号的内容不仅有精致炫目的美食,账号文案还会搭配神奇的用餐环境,比如用户可以一边泡澡一边吃水上漂来的寿司,“曲水流觞”美食版不过如此。此前有媒体报道,“Ethos”运营者靠AI生成的虚假美食图片,将这家纯虚构的餐厅打造成了ins排名第一的网红餐厅,账号本身也在1年内积累了超11万粉丝。
由此可见,AI猫猫、AI奶奶、AI乖孙之后,势必还会有下一个“AI+垂直领域”的爆款赛道出现。
本文深入探讨了AI萌娃在网络上的走红现象,展现了其在中老年人中的高人气,同时通过多个案例阐述了“AI+各类垂直赛道”产出热门内容的可能性。这表明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未来有望出现更多“AI+垂直领域”的爆款,为网络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