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业新势力:新农人连接田间与直播,新农技引领未来,新主体共富全球,从寿光田间到世界餐桌:新农人、新农技、新主体书写农业传奇

本文聚焦寿光农业发展,介绍了新农人王海鹏将田间与直播间相连、新农技“植物工厂”的黑科技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利森特等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寿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活力。

01 新农人——将田间与直播间紧密相连

在3月24日上午9点,寿光市纪台镇潍坊弥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总经理王海鹏,这位1993年出生的年轻新农人,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一边耐心地与农户沟通甜瓜的发货安排,详细地讨论着发货的时间、数量以及运输方式等细节;一边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认真回复电商团队关于选品的各项要求。办公桌上,几份尚未签署的物流合同摊开着,等待着他的处理。王海鹏还向记者透露,当天他还得前往一位农户那里,实地查看茄子的打包发货情况,晚上还要与合作的济南直播公司进行一场选品复盘会议,对近期的选品工作进行总结和优化。

王海鹏曾经是一名军人,2018年退役后进入一家石油企业工作,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然而,2020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份安稳,选择回到家乡寿光。谈及回乡的初衷,王海鹏真诚地表示:“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菜农,这么多年一直都在田间辛勤劳作。我深知,农民要想增收,仅仅把菜种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菜卖出去,而且要卖个好价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优质的蔬菜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家乡的美味。”

怀揣着这样的信念,王海鹏开启了他的探索之旅。当时,网络电商已经开始兴起,许多人都在尝试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但是销量和回报却并不理想。王海鹏经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意识到农户自己直播卖货或者经营线上店铺,粉丝量太少,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他认为,应该与知名网红、专业农产品直播企业合作,借助他们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强大的销售能力,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购买寿光的蔬菜。“我们寿光拥有高质量的蔬菜选品,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缺乏一个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平台,而这些直播公司恰好具备大量的忠实消费者,能够有效地带动蔬菜的销量。”基于这样的认识,王海鹏开始着手搭建农户与电商平台之间的桥梁。他的前端对接拥有百万粉丝的直播团队,后端直接连接寿光市各镇街的农户,实现了田间与直播间的紧密相连。

寿光农业新势力:新农人连接田间与直播,新农技引领未来,新主体共富全球,从寿光田间到世界餐桌:新农人、新农技、新主体书写农业传奇

02 新农技——“植物工厂”里藏着未来农业“黑科技”

当走进寿光市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农业世界。这里轮番“上场”的智能设备和智慧平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活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原本封闭的废旧集装箱被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植物工厂”。在三层种植架上,油菜、苦菊等作物生长得娇嫩欲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作物生长过程中不见阳光,没有雨水和土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的生长。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展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神奇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寿光农业新势力:新农人连接田间与直播,新农技引领未来,新主体共富全球,从寿光田间到世界餐桌:新农人、新农技、新主体书写农业传奇

03 新型经营主体——一棵西红柿里的共富密码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千里沃野间涌动着创新创造的蓬勃新意。在新一代的智慧大棚里,数据成为了蔬菜生长的新“肥料”。3月21日,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的一处大棚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管理员”——一只名叫“旺财”的四足机器狗。

机器狗“旺财”上岗种菜,依靠的是身上搭载的摄像头、环境采集传感器和内置的AI算法。大棚种植户崔振平介绍说:“‘旺财’日常会在大棚中对瓜苗进行巡检,一天下来,它能对大棚内的全部作物进行一次全身的‘CT扫描’。这些数据会传回到后台系统,我们通过手机屏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作物的生长情况。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持,我们对水肥使用及病虫害预防都比以前更加精准高效。”

崔振平原先在外地从事建筑工程工作,2014年回到村里种大棚。他回忆说:“2014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我就是那一年回来的。背靠合作社这棵‘大树’,种菜变得容易多了,种出来的菜也更好卖了。现在种棚的收入一点不比以前干工程少,而且收入很稳定。”

对于崔岭西村的村民们来说,2014年是值得“载入村里发展史册”的一年。在这之前,崔岭西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一直以种植西红柿为主。每到收获季节,村民们就为卖菜发愁。“以前没有固定客户,都是卖给菜贩子,我们自己到处联系客户,价格时高时低,收入很不稳定。”村民崔江元感慨地说。

寿光农业新势力:新农人连接田间与直播,新农技引领未来,新主体共富全球,从寿光田间到世界餐桌:新农人、新农技、新主体书写农业传奇

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产品内景

事实上,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工业化生产流程,整合了从种子、农资到农机设备、种植技术再到温室大棚、服务支持等一系列资源,形成了一站式、全球化的温室种植解决方案,从而成功打开了全球市场。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畔,利森特公司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西红柿亩均收入提高了6倍;在沙特新未来城,智能玻璃温室为当地提供了90%的有机蔬菜;在澳洲和新西兰的连栋温室内,采用水培模式种植的生菜、菠菜、香菜等叶菜生长旺盛;在几内亚,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双斜面遮阳温室、双拱遮阳温室,持续为当地居民提供新鲜果蔬。

寿光市作为设施蔬菜的发源地和国内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也是全国的“菜篮子”。其构建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寿光模式”,已经从输出产品、技术、人才发展至输出蔬菜产品标准、产业推广机制和管理运营体系的新阶段。利森特董事长王守波介绍说:“起初我们只是出口温室建筑材料,后来增加了种子、农资机械设备,再后来又增加了技术服务。”依托成熟的“寿光模式”,利森特的市场从国内拓展到了国外,摸索出了一条农业技术“出海”的新路径,全力开辟世界“菜园子”。目前,公司已与29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建成272个农业基地,合作客户超500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打造现代化农业强企的方向。而在利森特,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主引擎。每年公司都会拿出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并组建专业研发队伍与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合作,推动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落地转化。王守波说:“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条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通过环境监测、周期数据分析,及时对温室进行结构、性能改造,将‘因地制宜’几个字贯彻到点滴细节中,最终实现了空气流通性能更好、温室密封性更好、保温性能更佳的效果。”

为了确保“出海”项目取得良好种植成效,利森特打造了“试验田”,建设了20余座微缩版“世界温室种植实验室”,囊括了沙地、雪原、热带、旱地等各种气候场景。每一个要“出海”的项目,都会在这里进行精准“预演”,通过“预演”后才会发货。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利森特的“出海”,也激发了地方产业连锁效应,更多同类产业、企业相继“出海”。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与共建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推广农业技术,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利森特的“出海”合作伙伴也达到二十余家,涵盖农业生产多个领域。

王守波略显激动地说:“当我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围在一起,为了一棵蔬菜热烈交流的时候,我心里都会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这其中,有我们的力量,有寿光的经验,更有中国的方案!”他希望有更多企业带着寿光的农业经验走出去,推动现代化农业技术走向世界,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共享繁荣和幸福生活。

当一粒来自寿光的种子在万里之外破土,当一棵蔬菜被端上异国家庭的餐桌,当一种新鲜滋味流转在人们的味蕾,利森特用自己的全球化之路,证明了潍坊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潜力。而这,亦是潍坊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干担当。

本文通过介绍新农人王海鹏搭建农户与电商平台桥梁、新农技“植物工厂”的创新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利森特的全球化发展等内容,展现了寿光农业在新农人、新农技、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果,体现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也彰显了潍坊在农业领域的潜力和担当,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258.html

(0)
GraysonGray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