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武汉博物馆举行的“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传统织锦服饰精品展”的媒体导览活动,介绍了展厅中出现的树皮衣及其制作材料见血封喉树原木,还提到了非遗织锦的制作时长和展览的相关情况,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3月19日,一场极具特色的活动在武汉博物馆拉开帷幕。“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传统织锦服饰精品展”举办了媒体导览活动。当走进展厅,一个独特的展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树皮衣”。
在现场,除了树皮衣,还展示了见血封喉树原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见血封喉树居然是制作树皮衣的材料之一。王智麟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见血封喉属物种的树皮破后流出的白色乳汁含有毒性。如果制作树皮衣的人手上有伤口,一旦接触到这些乳汁,将会危及生命。所以在制作树皮衣的过程中,制作者必须格外小心。不过,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制作工序后,最终制作而成的树皮衣是无毒的。
一块非遗织锦要织大半年
此次展览的重头戏,还是海南黎族传统织锦服饰。王智麟指着展厅里一件长度达244cm、宽度为35cm的“黎族润方言大力神纹织锦”,向记者介绍道,在当地,织锦主要是在农闲的时候进行,而且是靠着老人们的记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像这样一块锦,当地的老人们可能需要花费九到十个月的时间才能织好。
资料显示,在2024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104件(套)黎族织锦服饰及纺织工艺品,这些展品涵盖了棉麻织品、传统织锦、方言区传统服饰、织锦工艺精品及饰品等多个种类。展览不仅向大家展示了黎族织锦的精美工艺,还深入解析了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旨在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本文围绕“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传统织锦服饰精品展”展开,介绍了展厅中的树皮衣及其制作材料,强调了非遗织锦制作的耗时之久,同时提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非遗名录以及展览的丰富展品和重要意义,呼吁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