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积极举措与显著成效。详细介绍了山东健全困难群众救助保障体系的情况,包括分层分类救助模式、救助标准与服务模式创新、儿童关爱服务成果等方面,展现了山东在民生保障上的努力与担当,以及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计划。
社会救助,这一关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与衣食冷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兜底性、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在山东这片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土地上,民生保障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政策条文,而是化作了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温暖,成为困难群众心中那束照亮生活的光。
3月1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山东健全困难群众救助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于建波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山东在社会救助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创新机制,精准施策。经过不懈努力,逐步构建起了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为困难群众撑起了一片坚实的保障伞。
“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这简洁而有力的九个字,成为了山东民生保障的三大“法宝”。在民政部、财政部2024年公布的全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中,山东脱颖而出,位居全国第一,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山东在政策供给、工作机制、救助标准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创新与突破。山东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民生保障领域书写了精彩的篇章。
于建波介绍道,近年来,山东省民政厅积极会同教育、人社、医保、残联等多个部门,不断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的认定办法。通过深入调研和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了按照困难程度分层管理、按照困难类型分类施策的梯度救助模式。这种科学合理的救助模式,确保了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截至2025年2月,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35.2万人、城乡特困人员34.5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成员16.3万人。针对这些困难群体,山东实施了涵盖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帮扶措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同时,为了防止救助出现“盲区”,山东改革完善了临时救助制度,推出了“急难发生地救助”“24小时先行救助”等政策,切实发挥了应急、过渡、补充的重要作用。2024年,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14.2万人次,其中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临时救助1893人次,让更多身处困境的人感受到了山东的温暖与关怀。
在救助标准和服务模式上,山东始终保持创新的步伐,力求让救助成效更加明显。截至2024年底,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较上年提高7%、9%,让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以济宁为例,当地的城乡低保标准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联动,其他标准与低保标准挂钩联动。2024年,济宁平均提标7.5%,全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9.3亿元,保障了33万余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济宁连续五年6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重视。
此外,山东还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服务类社会救助指导意见,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的现金救助向多维的“物质 + 服务”模式转型。通过这一转型,有针对性地向困难群众提供日常访视、看护照料、就医陪护、助餐助浴、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多元化服务,满足了困难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连续三年投入3200万元开展“情暖夕阳”项目,资助失能低保老年人入住机构或提供居家服务,惠及5.6万名失能低保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同时,山东还成功打造了青岛“小桔灯”困难群众心理救助,以及荣成“海螺姑娘”、肥城“桃仙子”分散特困人员照护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服务品牌,为社会救助工作树立了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儿童关爱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保障标准纳入资助范围,为这些孩子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对于符合条件的儿童,成年后仍在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就读的,除继续领取基本生活费外,再发放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助力他们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在助康方面,持续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以来,近1.5万例病患孤儿获得资助,让他们能够恢复健康,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山东已连续3年实施“护佑健康”项目,省慈善总会筹集资金200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孤困儿童购买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险,最高理赔8万元。2025年,山东将“实施孤困儿童助学助康项目”列入20项重点民生实事,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呵护孤困儿童健康成长。
如果把民生保障比作一张网,那么山东不仅“织得密”,还“织得牢”“织得好”。于建波表示,下一步山东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扎实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不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升级,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让民生兜底保障这张网更密实、更温暖、更可持续,为困难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文详细阐述了山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果。通过构建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创新救助标准和服务模式、加强儿童关爱服务等举措,山东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山东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救助升级,让民生兜底保障更加坚实、温暖、可持续,为困难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