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阳市教育局、共青团南阳市委、镇平县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以案说法明底线,法治阳光润心田”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活动走进南阳市第十三中学七一路校区,通过多种创新形式为师生带来生动法治实践课,并介绍了活动各环节及未来的计划。
在当下社会,青少年法治教育至关重要。为了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切实筑牢校园法治防线,3月27日下午,一场意义非凡的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活动走进了南阳市第十三中学七一路校区。该活动由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阳市教育局、共青团南阳市委、镇平县人民法院联合主办,主题为“以案说法明底线,法治阳光润心田”。活动采用了沉浸式庭审观摩、互动式法治课堂等创新形式,为7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法治实践课。同时,市直属学校部分教师代表也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场阶段,活动为青少年们带来了深刻的寄语,就像为他们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纽扣。南阳中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郑荣敏以“法治纽扣”作比喻,对青少年们深情寄语。她提到:“人生的道路就如同系纽扣,如果第一颗纽扣系错了,那么往后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偏离正轨。而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帮助大家扣正规则意识,扣紧守法自觉。”为了让青少年们更好地理解,她还结合了一些青少年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引发的真实案例,着重强调“法律既是我们行为的底线,更是保护我们自身的护身符”,并呼吁通过沉浸式普法的方式,让法治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到青少年的青春血脉之中。共青团南阳市委书记李冬冬则结合近期校园热点事件,向学生们发出号召:“法律并非是束缚自由的枷锁,相反,它是守护青春的坚固铠甲。希望大家能够用心感悟法律的精神,努力做法治的追光者!”
庭审观摩环节,让师生们零距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当学生们了解到法庭设施和法袍含义时,不禁发出阵阵感叹。有的学生说:“原来法袍上的天平图案象征公平正义!”还有学生感慨:“法庭原来这么庄严!”随着一声“现在开庭!”法槌敲响,镇平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场公开审理“王某某聚众斗殴案”。在最后陈述时刻,被告人追悔莫及地说道:“因为哥们义气毁了自己,我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宣判声落下后,全场一片寂静。审判长结合判决结果进行剖析:“拳头解决不了矛盾,只会打碎人生!青少年在遇到事情时,应该冷静下来寻求法律帮助,千万不要让冲动酿成终生遗憾。”一名学生代表在庭审后分享感受时感慨地说:“亲眼看到被告人因冲动失去自由,我才真正明白‘法律红线不能碰’的含义。”这场“沉浸式”庭审将原本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了鲜活的警示,许多学生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了“敬畏法律”的感悟。
互动课堂上,以案为鉴筑牢了法治防线。南阳中院法官张雪以真实案例为引导,开启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题法治课。张雪法官不仅具备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还拥有心理咨询资质。她通过“欺凌演变犯罪”“网络暴力陷阱”等典型案例,层层深入地剖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诱因和法律后果。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化身为“少年法官”,对模拟案件进行责任判定。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明晰了行为边界。有的同学说:“原来起哄围观也可能构成违法!”还有同学表示:“遇到冲突应该先冷静,再求助!”张雪法官还传授了“情绪降温三步法”:“愤怒时深呼吸10秒、转移注意力、理性沟通”,并邀请学生现场演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接近尾声时,举行了赠书仪式。南阳中院少审庭向学生代表赠送了涵盖典型案例、法律常识的普法书籍,这些书籍就像是学生们课余时间的“法治营养餐”,将持续为他们提供法治知识的滋养。
此次活动作为“巡回 普法 双百下基层”活动的首场实践,通过“庭审震撼 课堂互动”的创新模式,正式拉开了全市百场巡回审判、百场普法宣讲的序幕。它将真实庭审转化为“看得见、听得懂”的法治课堂,让法治教育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向了更具实效的“体验式”。未来,南阳中院将持续深化司法职能延伸,紧扣“双百”活动目标要求,选取校园欺凌、网络诈骗、帮信犯罪等贴近青少年生活的典型案例,在全市高校中开展巡回审判。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涟漪效应,让庄严的法庭成为流动的法治课堂,将每场庭审化作滋养法治信仰的春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司法屏障,让法治阳光照亮更多青春成长之路。
本文围绕南阳市开展的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的背景、形式和内容,包括开场寄语、庭审观摩、互动课堂和赠书仪式等环节。此次活动创新法治教育模式,从“灌输式”转向“体验式”。未来,南阳中院将持续推进相关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司法屏障。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