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态势,探讨了年轻消费者在跨境电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跨境电商吸引年轻人的因素,介绍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成果及国货出海的新趋势,同时指出了跨境电商面临的监管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创新需求。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在跨境电商消费领域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如今,年轻消费者已经完全适应了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进行购物的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购物习惯的逐步改变,跨境电商在年轻化市场的拓展前景十分乐观。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跨境电商的消费场景。环球快递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霍尔盖特提到,与上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前往实体商店购物不同,当下的年轻人更热衷于在线购物。
跨境电商平台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其性价比高和日益便捷的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克里斯汀·霍尔盖特举例说明,同样一张桌子,从中国发货的价格可能仅仅是在澳大利亚线下购买价格的四分之一。而且,现在的物流运输也越来越高效,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的货物甚至可以在36小时内送达。
这是3月27日拍摄的“跨境电商合作:互惠共赢的贸易新动能”分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跨境电商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国货加速走向海外市场。
贝宝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发现,在经营模式方面,中国商户不再仅仅依赖跨境电商平台,而是纷纷开始建立自主品牌和独立网站,直接触达海外客户。一些规模较小的商户,可能仅仅只有两三名员工,但他们的产品却能够销售到三十个国家和地区。邱寒认为,“几个人不可能掌握那么多种语言,这主要得益于AI技术的支持。”
在产品端,中国商品持续进行迭代更新,品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邱寒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在知识产权、设计和功能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除了传统的实体产品,数字产品的增长也相当迅速。例如,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海外市场成功出圈,国产网文和短剧也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粉丝,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跨境电商在迎合“Z世代”消费新需求的同时,也给各国的监管机构和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企业的市场准入、法律法规、跨境支付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
克里斯汀·霍尔盖特指出,尽管有一些企业呼吁限制跨境电商平台,以避免对本土产品造成冲击,但她坚信,更应该做的是帮助本土企业“触网出海”。她表示:“可以想象,小企业对接中国大市场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与会嘉宾们期待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的跨境电商发展生态。江小涓认为,各国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在中国将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出口咨询、创意设计等服务。
专家们还指出,在探索更有效的支付方式、投诉退货和维权机制等方面,跨境电商行业亟待进行创新。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建议:“可以在跨境电商平台引进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支付系统,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也更容易进行追踪,同时便于退款维权,减少交易纠纷。
本文围绕跨境电商展开,阐述了年轻消费者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我国跨境电商成果及国货出海新趋势,也指出了监管挑战。强调应构建包容生态,利用各方优势,并通过创新解决支付、维权等问题,以促进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