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展开,介绍了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包括手术过程、观察结果、研究意义等内容,同时提及研究的合规性以及异种器官移植的进展情况。
在医学科研的征程中,中国研究团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伦敦时间26日,中国研究团队在英国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意义非凡的论文。该论文报告了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并且移植后的肝脏各项生理功能表现良好。这一突破性的成果,犹如一道曙光,为解决全球移植器官短缺这一棘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带领西京医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研究团队精心挑选了一只经过6处基因编辑的猪作为供体,把猪的肝脏移植到了一名已脑死亡但身体基本机能仍被维持的人的体内。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受体自身的肝脏被保留了下来,这样做是为了模拟临床肝衰竭患者的替代支持治疗过程。
窦科峰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我们观察到,移植的经基因编辑的猪肝脏在人体内能够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它可以正常分泌胆汁,血供和病理结果均显示良好。”在移植后的10天观察期内,情况十分乐观,既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也未发现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人体传播的情况。
《自然》杂志对这一研究成果高度重视,专门就这篇论文举行了在线记者会。会上介绍,这是已知的全球首个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给脑死亡人类受体的成功案例。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这项早在去年3月就已完成的研究成果,正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自然》网站相关报道更是将其誉为“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的一个里程碑”。
英国牛津大学移植学教授彼得·弗兰德对这一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它有力地推动了从动物向人类的异种器官移植科研领域的发展。同时,他称赞手术技术“非常精妙”,这也表明在临床上应用相关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图片展示的是本次研究中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值得强调的是,这项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手术方案先后通过了相关的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等的论证,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项进行的。此次人类受体是一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尽管经过全力抢救,但最终仍不幸脑死亡。患者家属怀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意无偿参与异种肝移植科学研究,为医学进步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不过,移植研究在10天后因家属意愿而终止。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猪的一些器官在大小和功能上与人类器官相似,经过基因编辑后,能够有效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等风险。全球医学界近年已经报告了基因编辑猪的心脏、肾脏移植到人体的多个案例,这些研究都在朝着解决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这个世界难题不断迈进。
本文介绍了中国研究团队实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该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对推动异种器官移植科研发展意义重大。研究严格遵循规定,且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推动下,异种器官移植取得进展,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难题。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