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含有极高辐射量的沙袋进行回收作业这一事件,介绍了沙袋的由来、辐射危害以及回收作业的方式和预计耗时。
据最新消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于26日对外发布一则重要通告:当天起正式启动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含有极高辐射量沙袋的回收作业。
时间回溯到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阴霾笼罩大地。事故发生后,核电站机组厂房就像一个不断涌出“恶魔”的洞口,高浓度核污染水持续不断地涌出。在当时紧急且棘手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采取了一种应急处置方式。他们把核污染水引导至4号机组附近两栋建筑的地下部分,随后投放了大量含有沸石等物质的沙袋。这些沙袋就像忠诚的卫士,承担起吸收放射线的重任。然而,自那之后,沙袋便一直留在了原处。
专业的测量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沙袋表面的最大辐射值达到了每小时4.4希沃特。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数值,要知道,人如果在这样的沙袋附近停留大约2小时,就极有可能被辐射夺去生命。
鉴于如此高的辐射强度,人根本无法靠近现场进行作业。为了完成沙袋的回收工作,只能依靠远程操纵机器人。而且,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整个回收作业预计将耗时2至3年。
本文围绕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高辐射沙袋的回收作业展开,阐述了沙袋产生的背景、其高辐射的危险性以及回收作业的艰难性和长期性,让我们看到福岛核事故后续处理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