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聚焦于当下兴起的用植树代替锦旗的“谢医”新模式,详细介绍了“碳惠山海·杏好有你”的医患共植“沪明杏林”计划的启动情况,还回顾了此前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倡导医患共同植绿的举措,最后阐述了该计划启动仪式上专家与患者代表的行动及发出的倡议。
在当今社会,一种极具创新意义的“谢医”新模式正如同春风一般悄然吹拂开来,那就是用植树来代替传统的锦旗。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采用了体现碳中和理念的“碳惠锦旗”,医患双方携手共建起“治愈一人、增绿一片”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贡献着独特的力量。
3月1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拉开帷幕。“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以及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启动了“碳惠山海·杏好有你”的医患共植“沪明杏林”计划。在启动仪式上,首份“碳惠锦旗”和“杏林守护者”证书被郑重发放,标志着这一创新计划正式启航。
其实,早在2024年,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就已经在相关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该中心在建设序贯医疗体系方面成绩斐然,抢救成功率超过了99%。与此同时,他们还传承了东汉“杏林国手”董奉的医学人文佳话,与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联合设立了“低碳杏林·创伤疗愈空间”。在这里,他们大力倡导医患共同植绿,用植树取代传统的锦旗,以碳中和行动取代碳排放。这种既充满真情又富有环保意义的做法,不仅体现了医患之间深厚的情谊,更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添砖加瓦,受到了患者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这一将“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完美结合的实践探索,“沪明杏林”计划应运而生并正式启动。
在“沪明杏林”计划的启动仪式现场,来自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的“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专家们,与患者代表一同种下了“沪明杏林”的第一批苗木。他们的双手,不仅种下了树苗,更种下了希望和未来。
随后,与会的专家与患者代表共同发出了倡议。他们提出,要以三明将乐为起点,让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成为绿色文明的灯塔,照亮生态保护的前行道路;让每一次诊疗都化为生态修复的种子,在医患共同的呵护下生根发芽。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共建“治愈一人、增绿一片”的可持续发展新范式。同时,以杏林精神为纽带,以碳普惠为桥梁,共同见证医者的仁心与自然的生机,携手织就健康中国的锦绣画卷。
文章介绍了用植树代替锦旗的“谢医”新模式,“沪明杏林”计划的启动情况以及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之前的相关实践。该计划由多方联合发起,旨在推广“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在启动仪式上专家和患者代表种下首批苗木并发出倡议,共同推动“治愈一人、增绿一片”的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