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本文围绕写作展开,先通过写作课上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树,引用多位作家描写秋天树叶的精彩语句,强调亲身体验对写作的重要性,接着讲述王安石和苏东坡“想当然”改诗的故事,进一步阐述创作需要亲身体验的观点,最后指出应将自己的情感、观察和体验注入道理与书本,使其鲜活起来。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在一堂写作课上,我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这座城市里的树吗?”同学们顿时热闹起来,七嘴八舌地说着,银杏、枫树、松树等名字不断从他们口中冒出。当聊到秋天的树时,不少人异口同声地提到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这些描述就像刻在他们脑海中的语文课本里的固定搭配。

我趁机引导他们,让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仔细观察秋天各种树叶的颜色。比如香山上那一片绚烂的红叶,其实主要是圆形叶片的黄栌;枫叶也并非只有红色,还有黄色的;而攀爬在校园墙壁上的,并非爬山虎,而是五叶地锦,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呈现出一幅极其绚烂的画面。著名作家余光中曾这样描写枫叶:“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赭尽的橡叶,一路艳烧到天边。”他从颜色联想到食物烘焙,让秋天仿佛有了独特的气味,读来令人身临其境。

路旁的行道树也别有一番趣味,有许多白蜡树和栾树。那栾树挂着一个个小巧的“小灯笼”,里面的一粒粒种子就像黑色的子弹。作家史铁生描写栾树的句子十分美妙:“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他精准地抓住了风吹动落在地上栾树果实的瞬间,既有动感又有听觉体验,让读者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一幕。

作家简媜对秋天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也有精彩的描写:“树林传来揉叶子的声音,那是秋的手指。阳光把墙壁刷暖和了,夜将它吹凉。”这不仅写出了风吹叶子的声音,还描绘出了秋天的温差变化。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描写落叶满地,脚踩在上面的声音,动用听觉和触觉,让文章更加生动。

这些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动人的句子,是因为他们都用自己的眼睛认真观察过,亲身体验过,在心中酝酿出诗意,然后凝练成美丽的文字,产生了让人仿佛置身其中的魔力。要知道,仅仅是用美丽的词汇堆砌文章,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但这绝构不成一篇动人的好文章。所以,当我们在书本中看到别人描写的事物时,也要用心去观察考证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有几个关于历史人物“想当然”写作的小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其中一个是关于王安石改诗的。王安石任宰相时,潮州有位文人拜访他,并拿出自己写的诗,其中两句是“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依据自己的常识,觉得这两句讲不通: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又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将其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样听上去确实合理多了,仿佛描绘出了一幅月亮悬在空中、黄狗在花荫下躺着的静谧祥和景象。

然而,后来王安石游历南方时发现,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还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原来“明月”和“黄犬”另有其指,只是他没有那样的生活体验,难以理解,便自以为是地改了他人的句子。

另一个故事同样与王安石有关,还牵扯到了大名鼎鼎的诗人苏东坡。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外出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诗的草稿,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最能耐寒,通常是枯萎在枝头的,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他觉得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大错特错,于是提起笔续上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故事的后续是,苏东坡在黄州时,某年重阳,大风刚停,他到后园赏菊,却看到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才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意识到原来真的会“吹落黄花满地金”,自己之前没见过这种景象,显得有些独断和狭隘了。

这些故事未必真的发生在王安石和苏轼身上,但其中透露出的创作思想却耐人寻味。创作需要有亲身体验,道听途说和二手经验,都比不上亲身的观察和体验。许多优秀的作家正是因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写出精彩的故事。

电影中有句台词:“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我们缺少的是用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去证明或是推翻这些道理。否则,道理只是道理,书本只是书本,只有注入自己的情感、观察和体验之后,它们才能鲜活起来。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打破写作误区:用亲身体验书写动人篇章,写作需亲身体验,莫让“想当然”误笔端

本文通过写作课上对秋天树木的观察引导,以及王安石、苏东坡“想当然”改诗的故事,深刻阐述了亲身体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强调写作不能仅仅依赖美丽词汇的堆砌和二手经验,而要通过亲身观察、体验和感受,将情感注入文字,才能创作出动人的好文章。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对待各种道理和知识,都应通过实践去验证,让其变得鲜活而有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701.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