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一中看新时代“第一中学”的使命担当,“第一中学”该如何办?长沙一中经验值得借鉴

本文聚焦湖南省“第一中学”的发展问题,以长沙市第一中学为范例,探讨了办好“第一中学”所需具备的要素,为全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借鉴。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第一中学”

在建设教育强国强省的征程中,基础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基点。而要建强基础教育,高中教育的发展不容忽视,尤其是优质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更是关键所在。在湖南省的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中,有百余所被称为“第一中学”的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省示范性高中,其中不少更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如果它们地处县城,那无疑就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最高学府”。支持办好这些“第一中学”,不仅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地方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第一中学”呢?又该如何办好“第一中学”呢?这不仅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挑战的难题,更是当下一个极为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使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作为一所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界都颇具影响力的百年名校,以其穿越时空的深耕细作,有力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2024年,在我的提议下,省教育厅组织相关干部专家,前往该校开展了两轮调研。前不久,《湖南教育》杂志记者也深入该校进行了沉浸式采访调查。

在认真研读了调研报告后,结合我平时的学习与实践,对于办好“第一中学”的问题,我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第一中学”要办好,坚定的政治定力不可或缺

长沙市一中自1912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办学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来开展办学工作。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导航”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犹如学校办学立校的根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根基,当学校面对唯高考论、唯分数论、唯名校升学率论等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和不良导向时,才能够确保办学方向不偏离正轨,办学行为不被这些错误观念所裹挟。

“第一中学”要办好,强烈的责任担当必不可少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从关系全局的教育评价改革,到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再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等,长沙市一中都敢于先行先试,并且都探索出了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为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该校通过创新构建办学思想、大德育、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四大体系”,打造了全面培养体系,成功打破了“育分”与“育人”相割裂的困局,为我省普通高中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又如,该校大力发掘红色校史故事,精心打造了面向全体学生、全学科融合、全过程贯穿的“行走的思政课”,让“家国情怀”成为了一中学生的鲜明标识和显性基因。

“第一中学”要办好,开明的育人密码至关重要

一中人有这样一种观点:只有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与生命的丰盈,才能真正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然而长沙市一中却能做到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异常率显著低于同类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数十年持续保持低位。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他们坚持“教师发展优先”的办学逻辑,从30多年前开始,就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单一指标来评价教师,还前瞻性地提出“给予教师犯错的机会”并将其固化为制度。其二,学校秉持“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将师生身心都要健康明确为办学目标,崇尚体育、开设心理课、排演音乐剧……这些科学有益的办学实践,学校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乃至数十年,这是一代又一代长沙市一中人对生命的敬重敬畏,以及对“教育一定要关注人的全面和长远发展”这一理念的笃信笃行。

在新时代,如何在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建立起全面培养体系,更好地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长沙市一中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智慧的样板。我们满怀期待,湖湘大地上的每一所“第一中学”,都能以自己的担当作为,引领和带动全省700余所普通高中加快育人方式变革,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从长沙一中看新时代“第一中学”的使命担当,“第一中学”该如何办?长沙一中经验值得借鉴

本文围绕办好“第一中学”展开探讨,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强省需办好高中教育,“第一中学”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以长沙市第一中学为例,阐述了办好“第一中学”要具备坚定的政治定力、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开明的育人密码,为全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呼吁湖湘大地的“第一中学”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405.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