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广东省企业省内跨市迁移业务,揭示了虽有“省内迁移通办”政策实施三年,但深穗莞等地仍存在流程复杂、“只跑一次”未实现的问题,剖析了背后系统衔接、部门要求等掣肘因素,强调提升政务效率和政府公信的重要性。
日前,有报料指出,广州企业省内跨市迁移流程依旧复杂。比如东莞企业迁往深圳,不支持网上的省内企业迁移一网通,无法实现“只跑1次”,企业还得多头跑动。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自2021年7月起,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全省市场主体就已推行“省内迁移通办”,然而到现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仍受“系统问题或迁移地相关部门要求”的限制。
为解决市场主体省内迁移时“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早在2021年,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发布了《关于深化“省内通办”实施我省市场主体省内迁移通办》的通知。从2021年7月1日起,全省包括广州、深圳等地的市场主体实现了“省内迁移通办”。按照规定,企业可直接向迁入地登记机关提出迁入申请,原先的迁入预审、迁出登记、迁入登记等3个环节被整合为迁入登记1个环节,这意味着企业只需在迁入地一地完成迁移手续,将“至少跑3次”变为“只跑1次”,并且迁移时间也被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办结。
“只跑一次”“最多跑一次”,这些旨在提升政务服务办事效率的改革举措,起初在各地是新鲜事,如今已逐渐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基本公共福祉。但令人惊讶的是,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早在2021年7月就开始实施的企业跨市迁移“省内通办”政策,事过三年,在深圳、广州、东莞这些政府治理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却依然出现“慢半拍”的怪现象。据广州某企业迁移代办人员反映,在办理企业跨市迁移业务时,还是要先到迁入地工商部门办理迁入申请,再到现地址归属的工商部门办理迁出申请,然后等待档案迁移。要是企业名称冠市名,还会面临一系列变更手续。这种情况不仅在广州存在,深圳、东莞企业在办理跨市迁移手续时也有类似问题。
让群众在办理政务事项时少跑甚至不跑,是提高政府办事效能、优化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也是广东市场主体“省内迁移通办”机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但目前的情况是,那些政府治理能力和办事效能本应相对较高的城市,在全省执行数年后,依然卡在所谓“系统问题和迁移地相关部门要求”上,停滞不前。到底是什么样的系统问题,又是什么样的要求呢?相关部门语焉不详,导致系统衔接出现掣肘,实在令人难堪。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围绕省内企业跨市迁移问题,同一家12345热线,几天里的答复却截然不同。广州多区分管业务负责人称“去年下半年开始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系统与广州联网,可以实现省内迁移通办”,但具体办事人员的实际体验却与之不符,存在货不对板的情况。
日前,有本地报道显示,云浮企业办理迁入广州白云事宜时,通过“企业迁移一件事”实现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审批、并联办理。企业跨市迁移,有迁入就有迁出,难道迁入和迁出还存在态度、效率迥异的两套程序?企业迁入一路绿灯,企业迁出却困难重重,这种复杂的情况显然不利于营商环境的优化。
数字政府、服务政府理念要求政务部门在面对市场主体时,充分利用数字化办公的便利,理顺和打通部门之间繁琐的程序,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关键的是,不能在本可以完全数据化运行的程序中,让人为因素干扰,破坏公众的营商体验。
“只跑一次”是政务效率提升的公共承诺,政府言行一致关乎政府公信。这既容不得“慢半拍”,也容不下“货不对板”。在提升数字政府效能、进一步优化和探索新可能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对已有改革成效进行检验,看看那些“看上去很美”的便民程序在实际场景中是否能顺利运行,改革成果能否真正落地。
本文指出广东省企业省内跨市迁移虽有“省内迁移通办”政策,但深穗莞等地在政策实施三年后仍存在流程复杂、“只跑一次”未实现的问题,剖析了系统衔接、部门要求及人为因素等掣肘原因,强调政府应言行一致,提升政务效率和公信力,确保改革成果落地。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