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讲述 68 岁赵叔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最终被邻居王医生诊断为心衰早期的事例,详细介绍了心衰的相关知识,包括预警信号、预防综合管理要点等,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心脏健康,及时发现和应对心衰问题。
今年 68 岁的赵叔,退休后的生活十分惬意,最喜欢在小区里遛弯,还时不时和老伙计们下下棋。然而,最近半个月,他的身体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状况。他总是感觉胸口闷得厉害,就好像有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上面,哪怕只是爬两层楼梯,都会喘不上气来。到了夜里睡觉的时候,还常常会被憋醒,难受得很。
老伴儿张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忙催促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可赵叔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一脸轻松地说:“老毛病了,歇一歇就会好的。”依旧像往常一样,该干啥干啥。
这天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院子里,赵叔像往常一样坐在藤椅上,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认真地看着报纸。突然,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瞬间发黑,差点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姨看到这一幕,吓得脸色煞白,赶紧跑过去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她摸着赵叔冰凉的手,心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着急地说道:“老赵啊,你看看你这脸色,白得吓人,嘴唇都发紫了,咱可不能再这么拖着了!”
赵叔无奈地捂着胸口,苦笑着解释道:“前阵子体检报告不是写着‘心脏供血不足’吗?我以为吃点丹参片就没事了……”
邻居王医生听说了这件事,急忙赶过来查看情况。他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严肃地说道:“赵叔,您这是典型的心衰早期症状啊!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下肢水肿,这三个预警信号您全中了。上周李大爷也是没把这些症状当回事,结果半夜突发急性肺水肿,被紧急送到了急诊室……”
听了王医生的话,赵叔这才突然想起,自己最近不仅脚踝肿得像馒头一样,就连睡衣的纽扣都系不上了,夜里还老是被尿憋醒。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自己一直以为是“老年病”的症状,竟然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心脏健康和我们的寿命长短可是息息相关的。心脏作为循环系统的核心泵血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就是指心脏的泵血功能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从而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第一预警信号:呼吸困难
左心衰竭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在初期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也就是说在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的时候会感到呼吸费力,不过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缓解。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就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其特征是在睡眠中会突然出现窒息感,让人不得不被迫采取端坐呼吸的姿势。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可以看到患者口唇发绀、持续喘息,这时候就提示需要立即就医了。
第二预警信号:活动耐力下降
由于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肌肉组织缺氧,从而使得患者在日常活动,比如爬楼梯、散步的时候,会感到异常的疲乏。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比如持续咳嗽(夜间加重)、食欲减退、腹胀等。如果体重在 24 小时内突然增加超过 1kg,这可是体液潴留的一个重要信号,千万不能忽视。
第三预警信号:器官缺氧表现
重度心衰可能会引发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甚至意识障碍等症状。肝脏淤血则可能导致右上腹隐痛,肾功能受损的话会表现为尿量减少。这些症状都提示病情已经在进展了,需要紧急进行医疗干预。
心衰预防综合管理要点
1. 饮食管理
要严格限制钠的摄入,每天控制在 3 – 5 克,尽量避免吃腌制食品;同时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每天保持在 1500 – 2000 毫升;还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限制酒精及咖啡因的摄入。
2. 运动康复
可以选择一些耐受性有氧运动,比如步行、踏车等;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运动 30 – 60 分钟;运动后心率的增幅不要超过静息时的 20 次/分。
3. 体征监测
每天晨起空腹的时候称一下体重,每周体重的增幅最好不要超过 2kg;要记录尿量以及下肢水肿的程度;如果血压波动超过 20mmHg,就需要及时复诊。
4. 药物规范
一定要按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要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还要定期检测血钾、肾功能。
5. 预警处置
如果出现静息呼吸困难、持续体重增加或者意识改变等情况,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只要进行规范的治疗,再配合生活方式的管理,就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通过赵叔的心衰经历,介绍了心衰的症状、危害以及预警信号,同时给出了心衰预防综合管理的要点,提醒人们要重视心脏健康,及时发现心衰的早期信号,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预防和应对心衰。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