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以创新之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本文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的新型储能产业,着重介绍了新型储能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博思创。阐述了其近期的合作动态、在行业中的地位、业绩增长情况以及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举措,展现了海博思创在储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海博思创:以创新之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在近期盛大举行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新型储能产业被郑重地重点提及,这无疑彰显了该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2024年底,储能产业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总装机规模已然达到1.4亿千瓦,并且正以年均40%的复合增长率,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重塑着整个能源版图,为能源行业的变革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广阔天地中,海博思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发展态势备受市场的高度关注。

近日,海博思创通过官微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公司近期与许继电气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目光坚定地锚定在储能产业的前沿领域,重点围绕储能集装箱、液冷管路、线束等关键产品,开启深度合作的新篇章。这一合作无疑将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为储能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在此之前,早在2月7日,海博思创就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与亿纬动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共识,建立了2025 – 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高达50GWh。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海博思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战略眼光,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海博思创在新能源领域的“朋友圈”不断扩容,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这与它强大的产品“硬实力”和在行业内的广泛影响力是密不可分的。

业绩稳步增长 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储能作为一种跨区域、跨季节甚至跨境交易的电量调节优选手段,在提高电网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随着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的持续提高,其调节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国储能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产业发展明确了清晰的方向,引导新型储能制造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迈进。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将凸显,优势企业梯队将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将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工作的有关情况。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边广琦进一步补充说道:“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

在储能产业爆发的大背景下,海博思创作为较早切入储能行业并开展了大量项目的储能系统集成商,长期专注于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持续推动储能系统产品的迭代升级,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中国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根据来自标普全球的统计,海博思创跻身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量前三名。今年1月27日,海博思创成功登陆科创板完成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海博思创:以创新之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在政策的大力加持之下,海博思创近年的经营业绩成绩斐然。2021年 – 2023年,海博思创营业收入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88.67%;其中储能系统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53亿元、24.56亿元、69.27亿元。

根据海博思创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其2024年营业收入为82.70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为6.47亿元,同比增长11.92%。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海博思创表示,公司紧紧抓住国内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多年积累所建立的市场、技术和研发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国内储能市场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公司营收及利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时,公司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展望后市,国海证券研报分析称,看好全球能源新时代背景下,储能各场景需求加速,重点关注降息背景下大储传统市场中美装机持续高增。

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与传统的生产力不同,在“双碳”新时代背景下,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被业内普遍称之为“新质生产力”。而储能行业就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行业之一。

相比传统储能,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响应快速等显著特点。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创新储能技术,新型储能可以更好地解决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博思创所从事的储能业务,正是助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升级的重要参与者,海博思创逐渐构建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事实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持续创新变革的动力。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海博思创凭借核心技术的积累,致力于打通储能全产业链条,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及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海博思创的主要产品包括大型液冷储能系统、储能户外柜、充储一体机、光储一体机等,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各类应用场景。

这些解决方案和产品为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蓬勃动力,也因此发展和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其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等大型新能源集团企业,“朋友圈”持续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海博思创积极拥抱AI,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推进产品研发、测试、生产、运维和运营的全链条数智化,实现储能电站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海博思创:以创新之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海博AI智能运维平台”采用了“云端集中AI决策 + 边缘智能计算 + 云边统一运维”的云边融合体系架构,提升了系统对运行风险的辨识响应能力,以及优化调度计算能力。

未来,海博思创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投入,推动储能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依托AI + 储能技术体系,进一步优化储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储能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本文围绕两会提及的新型储能产业,详细介绍了海博思创的发展情况。从其近期合作动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稳步增长的业绩,到科技创新方面的举措,展现了海博思创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海博思创有望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继续引领储能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189.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